中广核电力2024年度上网电量达2272.84亿千瓦时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通讯员 朱丹
03-27 19: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电力”)在深圳举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持续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管理的28台在运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上网电量2272.84亿千瓦时,同比提升6.13%,持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清洁电力。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的在运、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超过5120万千瓦,装机规模保持国内领先。

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中广核电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争取更多上网电量,总体业绩保持平稳,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8.14亿元,同比提升0.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07.13亿元,同比提升0.94%。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为人民币0.095元/股,分红比例达44.36%,持续履行五年分红规划承诺。

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是核电企业的首要责任。中广核电力高标准落实国家《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方案》,构建更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运作更有效的核安全管理和监督体系制度。2024年,公司管理的28台在运机组超过86%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28台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92%,维持高端稳定。

2024年5月25日,防城港4号核电机组正式商运,标志着该公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新项目核准方面,2024年8月,公司管理的6台机组获得国家核准。截至2024年底,中广核电力共管理16台在建机组,项目进度符合公司计划。据悉,该公司将持续推进“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好,一台机组比一台机组好”,做好在建机组的批量化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起,中广核电力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司发展,不断推动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

2024年,中广核电力一方面围绕核能主业,着力打造以“华龙一号”、小型压水堆、先进堆型为主体的型谱化产品体系,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提升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不断优化完善,完成安全系统整体效应等多项重大试验;宁德核电机组实现行业首例热套管远程在线维修,节约维修工期;陆丰6号机组应用核电版“造楼机”等先进建造技术,提升作业安全水平。

同时,公司从规划布局、平台建设、机制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各要素协同发展,积极组建覆盖重点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联盟,通过标准衔接、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产业控制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公司高效治理、支持乡村振兴等方面,中广核电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作为,2024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6891.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7亿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了超过51万公顷森林。

同时,该公司高度关注供应链韧性及安全性,通过精准构建系统、严格审查引入以及强化优化管理等举措,将绿色、安全、质量理念贯穿整条供应链,并持续挖掘产学研合作的互补优势,共同提升产业链的效率、质量、创新潜能与安全性,推动产业整体稳健、可持续发展。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通讯员 朱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