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汇|基层报表如何做减法?

钟智维
03-19 08: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各类统计报表是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一些基层单位报表过多、消耗基层干部不少时间精力的现象值得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某地一街道(乡镇)年报表曾一度达到1300多种,启动智能报表改革之后,月均处理报表数从100多种减至10余种,负担大大减轻。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运用新技术为基层减负,网友各抒己见。

@蝌蚪2024:不能全盘否定报表的功能,真实反映基层情况的报表仍是必需的,主要还得提高表格的利用效率,相同内容重复报才是最大的浪费,要先看“老表”有没有,再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制新表。

@肖镇涛: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考评机制的不足,要改变“以表格论英雄”的考核方式,减少对报表的过度依赖,让基层干部从报表大山中解脱出来。

@王浩杰:一表通、数字政府填表报数系统等各地先进做法值得推广,确实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

@旺仔牛奶唐哟:为基层工作松绑减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给材料报表“挤挤水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工作效率,更要持之以恒,常“减”不懈。

@跃仔:要不断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打破信息壁垒,才能切实减轻基层报表的负担。

@明明就KK:广大干部应由“表”及“里”,走出办公室,到群众家中走一走,看一看,深入群众,扎根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朱小文:口径太多是反复填报的重要原因,即使已经统计过的数据,一遇到口径变化又要重新统计。因此,通过大数据等方式打通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是关键。

@从林:减负并不意味着放松要求,而是要更高效地工作。需要制定相应规范,明确哪些需要填报,多久需更新一次。另外,应建立数据APP或小程序,实现数据共享,随时查询。

@龚嘉磊Raym:有些报表本身是好的,有统计、有总结,才有数据,才有依据。把各类重复填写、没有意义的表去掉,剩下的就是有价值的。最好设立专门的数据统计或者表格管理岗位,这样的话,系统是否已有类似的数据,需不需要重新制表,一目了然。

@不凡:要运用人工智能等工具在内的技术手段推动基层减负,在资料收集上统一标准,部门多合作,实现数据共享,让资料多跑路,防止多头填表、重复填表。

@芬朵:对基层长期负责数据报送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其熟练掌握数据生产、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很有必要。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钟智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