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携手治理“车辆丛林”,南山粤海片区出行环境大升级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03-05 21:4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前早高峰要侧身挤过‘车辆丛林’,现在人行道终于回归行人了。"

"以前早高峰要侧身挤过‘车辆丛林’,现在人行道终于回归行人了。"在腾讯大厦工作的白领小陈,向记者展示了手机相册里的对比图——曾经被私人电动车、单车所困扰的深南大道辅路,如今已焕然一新:共享单车与私人电动车分区整齐排列,电动车统一朝向停放于划线区域,人行道恢复了宽敞通畅。

▲腾讯大厦楼下 共享单车整齐停放。

作为南山区的核心商业区,各类总部企业汇聚粤海街道,这里曾经长期面临"三难":上班族最后一公里接驳难、行人安全通行难、执法动态管控难。而共享单车在成为上班族解决最后一公里首选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深南大道腾讯大厦路段因电动车、共享单车随意停放问题饱受诟病,人行道被占、盲道受阻、早晚高峰通行困难,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美团单车志愿者正将共享单车归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粤海街道联合美团单车发起治理行动。在共享单车高频使用路段增设规范停车区,分类分区引导市民有序停放,同时在高峰时段,采取“清运+调度”动态管理模式,避免出现共享单车阻塞交通的情况发生。这一“疏”、“清”结合的方式既保障了市民用车便利,又以精细化手段重塑了道路秩序。

看到身边环境得到了如此大的转变,市民纷纷点赞。在附近通勤的小王直言:“我几乎每天都会骑着共享单车上下班,而其中的便利和问题也只有我们普通市民体会最深。路面整齐有序,不仅能保障我们的骑行安全,也是城市面貌、气质的提升。”

一条路的改变,折射出一座城的温度。粤海街道办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感快速响应民生诉求,共享单车企业以科技赋能与高效协作展现企业社会担当,两者的通力合作不仅解决了市民出行难题,更树立了政企联动治理城市的典范。不少市民表示,期待这样的创新实践能持续推广,也呼吁每一位市民从自身做起,让文明停放成为深圳街头的最美风景线。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