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南山区粤海街道第五期书记工作室结合社区情况和日常重点工作内容,创新培养形式,规划了“闻一知十”“一心为民”“一往无前”“一站到底”四大主题共计12场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采用座谈讲授、会议研讨、一线实践等形式,打造专业老师授课,跟班老师指导,社区书记传帮带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大攻坚实践任务打造“学践育用”培养体系,为学员的成长持续赋能。
深化人才培养路径,共筑高效能社区治理格局。为进一步深化实施社区骨干人才培养提质计划,自2019年起,粤海街道经过精心规划与组织部署,圆满完成了四期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工作室(以下简称“书记工作室”)的建设与运作,从2019年聚焦队伍建设,2021年重视提高参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到2022年初步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系统全面的培育路径,再到2023年依据“1+4+N”工作思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公平的竞赛比拼,着力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分层次、分领域、分重点,不断优化和完善基层治理人才梯队培养工作。
如今,书记工作室步入第五期,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年轻化、会干事的社区党委书记后备队伍为目标,面向街道广大网格员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等优中选优,聚集扩大基层治理后备人才梯队,结合本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选取年度改革课题,完善年度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人才培养高质量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
第五期书记工作室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三大攻坚实践任务,组织全体成员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逐一梳理社区现存的工作难题以及面临的新挑战,深入挖掘问题根源,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主动谋划,推动问题解决。
6月20日上午,书记工作室隆重举办了“闻一知十”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专题活动,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知识盛宴。
活动伊始,主持人详细介绍了本年度书记工作室的工作规划,并公布了分组名单、研究方向及攻坚任务。街道相关领导在开场致辞词中指出,街道党工委对书记工作室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目的是培养未来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因此,对全体学员提出几点要求:一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书记工作室是优中选优,因此要以切实增强学习自觉性。二要把握学习机会,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不仅要深入学习社会治理的理论体系,更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社区实际工作中。三要注重总结和反思,在攻坚任务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会通过写材料对每个阶段工作进行复盘。
接下来,全体成员共同聆听了“共同缔造:社区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主题讲座,主讲人顺着“什么是共同缔造、向共同缔造学什么、共同缔造怎么做”的脉络,深入阐述在塑造共同价值、共同认识、共同责任、共同目标、共同关系和共同行动的基础上,推进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生动展示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各位成员全程聚精会神地聆听,汲取着智慧的养分,并在分组互动环节,积极踊跃地发言,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围绕课题攻坚任务,深入剖析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共同探讨攻坚实践中有效解决方案。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激发出更多新的思考和创意。
在总结发言环节,街道领导对全体学员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寄语:一是要珍惜机会,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座的学员都是街道社区治理队伍的新鲜血液,要趁年轻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要加强相互学习和团结协作,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学员们在书记工作室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通过分享在基层社区的多年工作经验,强调用心和每一位居民沟通,热心、热情地解决问题,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四是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作为社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每个人未来都可能成为社区书记,但“有为才有位”,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为书记分担、为群众解难。
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成员间的联系与沟通,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也为粤海街道的社区治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展望未来,书记工作室将在粤海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深化实施南山区社区骨干人才培养提质计划,通过书记工作室培养出更多“红色头雁”,让“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力”,为粤海街道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