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2025年高考本科投档线公布,引发社会关注。在全省普通类(物理)投档线榜单前二十名中,深圳高校占据7席,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包揽前三;普通类(历史)榜单中,哈工大(深圳)、深圳大学跻身前十。深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引领的跨越,投档线的持续攀升,正是深圳教育整体跃升的生动注脚。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近年来,深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综合改革试点契机,系统推进系列教育改革举措,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跃升。凭借创新、开放、融合、务实卓越等特性,深圳教育亮点纷呈,深圳教育品牌不断擦亮,为学生成长注入多彩底色。
高等教育
全市高校数量增至17所
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注重质量内涵建设。深圳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等一批院校相继设立,全市高校数量增至17所。河套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重大平台落地深圳,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注入澎湃动力。
2024年,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分别以新增10个博士点、9个博士点,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全市高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项,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483项。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持续壮大,高校之间以及高职与应用技术型大学之间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成功转设,职业院校率先探索“职技融通”双轨人才培养、五年长学制等新模式。校企合作打造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和47个特色产业学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机制。
围绕产业需求,高校新设专业持续发力。深圳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开设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等本科专业;南方科技大学新增人工智能等专业;深圳技术大学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及人工智能专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新增计算机应用工程、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等本科专业。新专业精准对接深圳产业结构升级方向,进一步提升了人才供给的契合度。
基础教育
实现新建学校“办一所、优一所”
在深圳这座超大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同样惊人。自2020年启动百万学位建设攻坚以来,深圳已新增82.5万个基础教育学位,增量全国第一,托住了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教育需求。
2024年一年,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60所,新增学位18万个,并通过托育机构和幼儿园托班等多元方式,增加托位4.9万个。今年全市又有6所公办普通高中迎来新校区启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明德高级中学、翠园中学、罗湖外语学校、育才中学、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以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新校区不仅带来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和运动场,更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扩容与均衡。
“上得了学”只是第一步,“上好学”才是目标。深圳通过《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推动集团化办学,实现新建学校“办一所、优一所”。截至去年,全市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达83个,实现各区全覆盖,形成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在市教育局的精心规划下,深圳基础教育正向更优质、更均衡、更具多样化的方向迈进。
全面育人
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新机制
深圳深知,教育不仅关乎知识传授,更关乎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深圳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新机制,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脸上有笑、眼里有光、身上有汗”。
自2024年春季学期起,全市77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上1节体育课,这一经验被教育部在全国推广。“体育课天天见,一堂课下来,大汗淋漓,神清气爽,回到教室上课人更精神了。”深大附中学生刘鑫皓兴奋地说。深圳坚持“一区一策、一校一策”,创新思路增加学校运动空间。在深圳的不少中小学校园里,记者发现,学生们的运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原本狭小的操场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走廊、天台、连廊、架空层、停车区域纷纷转变为创意运动空间,学生们的运动天地越来越宽广。深圳三年间将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场馆总面积扩大近一倍,并建立学校与社会体育场馆双向开放机制。2024年,全市中小学生国家体测优良率达6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同年秋季,深圳创新推出“每周半天计划”,在义务教育阶段3—8年级单双周轮流安排半天校外课、半天阅读课,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培养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与实践能力,缓解学业焦虑。市级校外教育平台已上线287家校外教育基地、233门课程,并开发1200门校外实践课程,覆盖500所学校。
今年春季,深圳教育再推创新之举——全面启动“美育一件事”行动,要求学生每年做一件“美事”,教师每天开展“美的5分钟”,学校持续创建“美育一特色”。这一举措将美育从艺术审美延伸到生活感悟与人格塑造,推动形成全员、全科、全域、全社会协同的美育格局。
从高等教育的厚积薄发,到基础教育学位建设的量质齐升,再到“五育并举”新机制的落地生根,深圳正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孩子在这里追逐梦想、拥抱未来。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温静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