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势力·南山行动:用STEM思维设计X星球未来农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03-04 17: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5年2月,由南山科学技术协会牵头组织的科普课堂进社区系列活动在南山区8个街道同步展开,其中在南山街道与南头街道推出的《X星球家园计划》STEM-PBL跨学科项目式课程,以其鲜明的未来导向与科研实践特色,成为本次系列活动的亮点。

科普课程内容以“未来移民X星球”为背景,通过动手实践与主题宣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解决现实挑战的创造力,助力培养AI时代所需的综合素养。

跨学科实践,赋能未来能力

区别于传统科普活动,《X星球家园计划》课程特别强调STEM-PBL(项目式学习)模式,围绕天文学、气候学、植物学与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展开,学生化身“植物育种学家”,探索如何培育适应X星球恶劣环境的新型杂交植物。课程通过四周八课时的系统设计,引导学生从全球气候危机分析、植物育种方法研究,到方案设计、作品制作与测试改进,最终完成完整的科研实践闭环。

前沿探索引领,启迪科学梦想

在课程的总结延伸环节,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植物育种的前沿科技,如太空育种和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耐热超级稻,还了解了与植物育种相关的职业,包括植物育种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等。此外,课程还特别引入了全球瞩目的前沿项目,如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和美国维拉诺瓦大学的火星花园项目,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植物育种在人类未来星际移民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这些前沿科技和未来探索的结合,学生们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更深刻理解了科学创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专家分享联动,深化科学实践

在项目的最后阶段,来自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的科普专家李庭受邀为学生们带来植物育种领域的专题分享。他从植物育种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入手,详细讲解了植物育种的四大驱动力: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营养品质、推动绿色农业和开拓太空农业。通过生动的案例,如板蓝根青菜、深爱番茄系列和抗虫棉,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植物育种的技术演进,还看到了未来智能育种的发展方向。同时,李庭还强调了未来植物育种行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鼓励学生们掌握基因编辑、AI等前沿技术,培养长期专注力与跨学科整合思维。

全媒体宣传助力科普出圈

南山区科普课堂进社区系列活动联合深圳交通广播FM106.2,全力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科普课程通过现场直播在视频平台实时呈现,课堂中的精彩瞬间被剪辑成系列短视频,在广播栏目与社交媒体播放量累计突破103万次。此外,课程主创团队与沙河街道科普工作者代表分别受邀走进FM106.2《成长进行时》电台直播间,分享课程设计理念与社区科普经验。

以科学之名,种下未来之梦

从探讨霍金预言到设计“外星植物”,从模拟育种实验到对话科研专家,《X星球家园计划》不仅是一场科学实践,更是一次关于责任与未来的启蒙。当孩子们手持亲手设计的“杂交植物”模型,畅想如何用科学守护人类文明的延续时,科学与人文的种子已悄然生根。这场跨越学科、联结现实的探索,让青少年在解决“未来生存危机”的命题中,触摸科技的温度与创新的力量。

随着我国航天探索迈向深空、粮食安全议题备受关注,科学教育的意义早已超越课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以社区为基点,通过跨界资源整合与全媒体传播,让前沿科创走进生活,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浸润童心。未来,南山区这片创新的沃土将继续以多元实践点燃青少年的星辰之志,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注入生生不息的社区力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