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南山系列报道之五|区科创局:秀出南山科技创新“硬实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4-12-10 17: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创在南山,奋勇争先

开栏语

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山实践新篇章。土地面积约占深圳1/10的南山区,是改革开放“蛇口模式”的诞生地,也是全国的科创大区与经济强区,至今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榜首。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周期背景下,南山区统计局最新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南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3.70亿元,同比增长4.3%……孜孜不倦、实干争先的南山区,朝着万亿城区的目标越来越近。

今年以来,南山区上下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方向路径。南山区直机关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问题,着力实施“百校焕新”“党群新貌”“绿美新城”等“六新行动”,将品质民生作为切入点,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文体、生态、社区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接下来,南山区直机关干部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南山新篇。为此,深圳特区报推出了“创在南山 奋勇争先”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南山区直机关干部干事创业、实干争先的风采。


NEWS

实干故事|像园丁一样精心培育企业成长沃土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二十六届高交会上,南山展区以“智绘南山,新引未来”为主题,组织了36家南山科技企业精彩亮相,成为省市科技展馆中最耀眼的明星,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科技与创新的视觉盛宴,生动诠释“科技+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南山区科创局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为支点,深入实施“集聚融合+全链支撑”战略,加快开展重点产业集群谋划布局,不断提升南山科技创新“硬核力”。


南山区展区携36家企业亮相高交会,吸引超3万人次观展

如今,南山区经营主体已达58.6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15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超过1家上市公司,密度稳居全国第一。这一个个耀眼的数字,彰显出南山区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用“模力”激活“魔力”,以集聚融合推动产业创新

       在本届高交会展区,南山区科创局专门为初创企业开辟了一块路演舞台,诚邀企业家上台以前新产品展示。其中,包括深圳鹿影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模力营”企业的AI产品。

据区科创局此调研了解,南山2000多家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在重复做小模型,但如果没有算力和数据的支撑,都将面临失败。为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发挥南山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协同配合,带领2000多家企业“抱团作战”,创抓人形机器人“黄金爆发点”。

      今年6月,南山区宣布在全市搭建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模力营11家AI初创公司作为首批入营成员入驻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云科技大厦,深圳鹿影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最初是想做一个类Sora的一站式AI动漫视频创作工具,在经过半年的产品打磨后,该公司科技团队不仅让视频工具迭代得更加流畅,还在产品背后延伸拓展了YoYo平台,支持二次元工具和内容双边平台框架的建设,让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参考图轻松实现动漫生成。

      而能够让鹿影科技无后顾之忧打磨产品,则离不开南山区科创局为“入营”企业提供每年最高100万元的算力补贴,以及两年免租的配套服务。“过去企业之间讲求‘抱团’发展,但是在融资规模更高的AI研发上,政府层面的助力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帮助很大。该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2024 深圳人工智能生态大会在南山召开,湾区首个AI 生态社区“模力营〞揭牌

     而在当天的启动会上,区科创局还启动了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揭榜挂帅”项目征集,首批次项目聚焦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五大领域,共计25个AI应用方向,面向全社会征集场景建议,择优制定“揭榜挂帅”榜单。区科创局对成功揭榜企业、团队,南山区将给予最高800万元支持,并为企业全程保驾护航,帮助企业破除场景应用中的各项阻碍。


     针对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升级浪潮,区科创局立足南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去年10月发布全市首个区级人工智能行动方案,积极探索破解AI场景难题,特别强调了全域全时的概念。今年又发布南山AI 10条、建设模力营AI生态社区、开展5X5民生领域揭榜挂帅场景征集、谋划AI+百业行业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内生到外延的全方位创新。

     此外,区科创局还积极推动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党委成立,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截至2023年底,全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近900家,已有近70项算法产品获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人工智能企业开发的大模型、垂类模型数量领跑全市

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作为大湾区首个专注大模型领域的旗舰孵化器,二期将进一步拓展超20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属产业空间。配套构建算力供应服务平台、语料数据服务平台、大模型合规服务平台、大模型开源生态平台、AI硬件开发工具平台、AI场景创新培育平台、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共七大模力支撑平台,一站式解决深圳乃至大湾区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的痛点、难点。


从“书架”走向“货架”,以集聚融合加速成果转化


作为国内首个打通全植入式脑机接口全栈技术链的企业,微灵医疗在创业之初也曾遇到过“死亡谷”时期。当时,微灵医疗市场面临融资到账前的资金短缺难题,急需一笔资金来买断关键的知识产权。这就出现了“最需要钱的时候却要先付一笔钱”的压力与困境。在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为主题的“科创星期五活动上,微灵医疗迎来了一场“及时雨”,成为了首个“西丽湖科创贷”的支持项目。如今,微灵医疗已进入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实验阶段。

近年来,区科创局全体党员干部紧密围绕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战略,致力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差异化构建服务于0-1、1-10、10-100等创新阶段的服务载体。

     在“无中生有”、原始创新的“0-1”阶段,区科创局发起了深圳第一个由政府发起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推动组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支持高校院所、行业龙头设立概念验证中心6家,中小试基地8家,储备验证项目超500个,高标准运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融合创新中心,引进国际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9家创新服务平台及项目,解决科技转化“最初一公里”问题


     在从科学转化为技术的“1-10”阶段,助力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近年来,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联合实验室超过10家,支持辖区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重点技术攻关超100项,实施重大项目产业化12项。设立首期规模为2亿的科教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3支基金,已通过投决项目30个,拟投金额1.3亿元,孵化出微灵医疗、深碳科技、沉浸视觉等11个投后估值过亿项目。


     围绕从技术到产品、实现产业化的“10-100”阶段区科创局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生态,连续四年成功举办西丽湖论坛,连续举办17届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培育了大疆等10余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


2024西丽湖论坛在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开幕,打造“西丽湖论坛学术月”


让“知产”变为“资产”,以集聚融合强化金融支撑

党建与知识产权同向而行,是近年来科创局对党业融合的特色探索之一。今年西丽湖论坛期间举办的“党群‘来服市’·南山好‘市’来”桃源街道党员服务集市上,区科技创新组织党员干部一线“摆摊”服务,现场为辖区企业、创业团队解读最新印发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助力“知产”变为“资产”。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数据显示,深圳市2023年专利质押金额350.38亿元,在14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南山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走在了全市的前列。2023年,南山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343笔,融资金额101.76亿元,“亮眼”数据折射出的是南山创新环境优势。

南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系列活动在南山区知识产权促进中心顺利举办,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搭建知识产权与金融转化的“高速公路”。区科创局联合银行、担保、保险等专业机构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启动南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开发特色产品为企业链接优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质押融资产品的多样性,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将无形“知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目前,依托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与29家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合作。近三年开展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约212亿元。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计划和科技金融贷款贴息支持计划,对企业在质押融资过程中产生的担保、保险、评估、利息等费用给予补贴,极大减轻企业压力。连续4年举办南山区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研修示范班,促进人才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深度融合。

在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上,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区科创局全力打造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建立“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股权投资价值评价体系”。平台累计注册企业6900多家,合作金融机构60多家,贷款企业1万多家次,推动贷款总额550多亿元。积极推动科技保险试点持续落地,通过政府推动、保险公司市场化响应,推出了研发费用保险、“三首”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商业秘密被侵权损失保险等一批创新产品落地试点。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首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三只配套基金。截至目前,系列基金投资已带动其他社会投资机构的后续投资约1.9亿元。

在南山区科创局党组的带领下,科创局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强化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发展,为南山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


NEWS

实干感言|为科研“无界之城”的南山探索贡献力量

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年轻干部、预备党员蔡超表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省和深圳市四方共同打造的国家级平台,西丽湖论坛则是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2024西丽湖论坛的具体负责同志之一,我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与领导同事一道,共同克服了论坛经费紧张、办会模式创新等挑战,助力首次由科学共同体主导的2024西丽湖论坛成功举办,知名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了科教产金融合发展新机遇,也首创“Open Day”等活动,塑造了“无界之城”校城融合新景象。下一步,我将坚持以“创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推动论坛向更加专业、更趋前沿、更重实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科研“无界之城”的南山探索贡献力量。


NEWS

南山人说|未来产业正快速走向应用和产业化

广东深圳北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冷冰峰表示,合成生物,这个处于孕育期的未来产业,如今在深圳正快速走向应用和产业化。多亏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让公司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尽管才成立一年多,团队已经获得了百万元订单,今年营收有望突破千万元。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了强有力的‘外脑’支持,这对一个初创团队来说,可真是如虎添翼。我们的产品在茂名、汕尾的养殖场已经成功应用,在华中、华东等地也开始合作推广。针对海水养殖的噬菌体产品也即将上市。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