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亚足联U20亚洲杯在深圳落下帷幕。17个比赛日、4大赛场、31场比赛……半月间,国内外球迷将目光聚焦亚洲足球青春力量、聚焦中国深圳。
U20亚洲杯开幕式无人机表演。
这场由深圳独立承办的洲际顶级赛事,以50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环形LED屏打造沉浸式观赛等“科技硬核”刷新办赛标杆,同时通过赛事经济矩阵拉动酒店、餐饮、旅游消费,更是为第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预演。
深圳,一座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正在冉冉升起。而“赛事BUFF”,正在助推体育名称建设加速升级。
多层次构建“体育+”生态圈
撬动发展新能级
“这是最成功的亚洲足球赛事之一。”3月1日晚,U20亚洲杯落下帷幕后,亚足联秘书长温莎·约翰对大赛给出如此评价。这场历时17天的青春风暴,以澳大利亚队点球大战5:4力克沙特队登顶的经典时刻为句点。
深圳小将王钰栋在U20亚洲杯的比赛中。
U20亚洲杯的成功举办,为深圳积累了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经验,也为十五运会提供了赛事经济的示范效应。
体育赛事从来不只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城市经济的催化剂。在此热烈的赛事气氛之后,宝安区也准备了一场消费盛宴。深圳书城宝安城即将发放价值1000万的循环消费券,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兑换与消费,激活经济的新引擎。这一举措旨在恢复商业活力,为文旅、商贸提供强劲支撑,使宝安在赛后的热烈气氛中继续保持高涨的人气。
深圳大运中心外人群涌动。
据悉,本届U20亚洲杯期间,宝安体育场周边商圈餐饮平均客流同比增长33%,酒店入住率最高达85%,欢乐港湾接待游客55万人次、环比增加10%。这也是宝安区“赛事+”模式的精准“营销”,通过整合门票权益、文旅路线、消费折扣等资源,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消费流量。
2025年的这个春天
深圳因体育而沸腾
除了男足U20亚洲杯,男篮亚洲杯预选赛、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也在深圳举办,三大顶级赛事首次同城竞技。赛场内,竞技激情点燃城市;赛场外,实现商圈、景区与赛事联动,是“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体验,人流、消费、品牌价值的浪潮奔涌而来。赛事带动了酒店业提质升级以及消费热度。公开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深圳机场单日国际航班增长25%,福田、南山核心商圈酒店预订率超90%,部分赛事场馆周边酒店一房难求。
U20亚洲杯的中国球迷。
此外,比赛还带动了周边商圈餐饮平均客流同比增长33%,深圳夜间餐饮订单量同比激增68%,体育主题酒吧营业额翻倍。携程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深圳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5%,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景区推出“观赛+游览”联票,拉动二次消费。
星光熠熠的体育盛宴背后,是深圳通过多层次赛事构建“体育+”生态圈的探索,亦是十五运会“以赛营城、以赛兴城”战略的实践缩影,也是深圳借力赛事经济撬动城市能级的战略雄心。
科技赋能
打造办赛新标杆
开幕式上500架无人机闪亮夜空,“科技之城敢想敢干”的魄力让“U20·深圳”成为热搜词条。本届U20亚洲杯不仅是中国首次由单一城市独立主办的洲际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更与同期举办的国际乒联亚洲杯、跨境马拉松等赛事形成矩阵效应,全方位验证深圳“一日多赛”的硬核办赛能力。
大运中心游泳馆。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宝安体育中心、龙华文体中心以及大运中心体育馆四大办赛场地,均展现出国际一流水平。其中,宝安体育场的环形LED屏由洲明科技研发,亮度超行业标准30%,防水防尘技术保障暴雨中的清晰显示;龙华文体中心部署全国首个Wi-Fi7全覆盖网络,5G-A智慧感知系统实现IOC可视化指挥,这些硬核科技为十五运会打下坚实基础。
宝安体育中心体育场。
“整个宝安体育中心体育场包括比分屏、环形屏都是由洲明提供,我们的屏幕显示亮度远高于行业水平,并且能够做到防水、防尘。”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品牌部总监黄子柏告诉记者,此次举办U20亚洲杯场地也将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闪亮登场。
与此同时,华为、大疆等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参与赛事智慧化服务,5G直播、AI即时翻译等技术场景落地,凸显“深圳智造”硬实力。
宝安体育中心的智能化创新。
此外,深圳还计划通过十五运会推动数字化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例如在公园、社区布局智能健身设施,并将运动数据接入碳普惠平台兑换绿色权益,进一步延伸赛事的长尾效应。
正如温莎·约翰秘书长所言:“我认为以深圳的条件,完全可以承办更多高水平赛事。从足球来说,承办U20或者U17世界杯完全没有问题。”
以赛事为支点
撬动国际体育名城建设
目前,深圳正在加速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2月25日,《2025深圳重点赛事100名册》(简称《名册》)发布,收录了全市今年将要举办的100项重点赛事,以及中超、CBA职业联赛主场赛事,还有全运会系列赛事等焦点项目。
龙华文体中心。
今年深圳两会期间,“全运会”成为高频热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性体育盛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成为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深化深港澳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跨境马拉松测试赛。
深圳两会开始前夕,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赛在深港两地鸣枪起跑。2025深港马拉松赛是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项目的重要测试赛,借着十五运会的契机两地得以再次携手合作,以体育推动两地发展和交流,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
从跨境赛事的机制破冰到全民健身体系升级,从赛事经济布局到城市文化IP打造,深圳两会的提案建议勾勒出十五运超越竞技的更大图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深圳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深圳市体育中心。
记者了解到,深圳赛区目前有22个赛事场馆正在维修建设,其中,改造场馆14个,新建、改扩建场馆7个,临时搭建场馆1个。全运会期间,深圳将在场馆内投用场馆信息化系统,高科技赋能赛事的开展,并全力推进赛事基础设施攻坚。
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家华表示,“希望以全运会为契机,推动数字化全民健身设施的全覆盖。”
深圳马拉松。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圳将借赛事东风,加速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通过引进国际顶级赛事、培育千亿级体育产业集群、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育+文旅”“体育+科技”“体育+消费”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