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丨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就需要这股劲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2024-08-09 07:45
收录于专题:特评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项目决赛中,深圳“姊妹花”王柳懿、王芊懿与队友通力合作、勇夺金牌,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的历史性突破。这也是深圳籍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首金。

夺金时刻,激情四射。喜讯在社交媒体刷屏。回顾比赛过程,不少人的心里依然很“燃”。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出贺电,盛赞王柳懿、王芊懿的坚韧意志、精湛竞技和精彩表现“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城市增添了光彩”。

本届奥运会上,深圳健儿竞展风流。王欣瑜为中国队取得首枚网球混双银牌、汤慕涵随队摘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黄博凯创中国选手撑竿跳最佳战绩,还有陈俊儿、欧钰珊、张悦彤、曾蕊、张鑫秋、袁悦、刘虹等众多深圳籍选手在奥运赛场上都有不俗表现。我们为深圳健儿喝彩!在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他们让世界看到了更加开放、自信、可敬的中国形象,看到了深圳人的动人风采。

体育的独特魅力,或许在于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刚毅的意志,总能震撼人们的内心,激发出磅礴的凝聚力。在竞技体育领域,需要像王柳懿、王芊懿等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深圳加快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就需要这股劲。

体育赛事是城市形象传播的综合平台。作为一座“奔跑中的体育之城”,深圳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落地。要用慧眼辨识这届奥运会的多方面经验,借鉴成功做法,做好“以赛营城”。明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拉开大幕,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运动会,深圳要当好东道主,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精彩,从而提升城市美誉度。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奥运赛场上,包括深圳籍运动员在内的参赛选手所展现出的体育之美、青春之力,正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深圳要加大体育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优质多元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满足市民群众健身需求,绘就全民健身的崭新图景。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