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3月1日,以“提升就医感受 构建温馨医院”为主题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换届成立会议暨全面提升就医感受学术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鹏城,围绕医患体验管理的前沿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大会合影)
加强医患体验标准研究和体系构建
本次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总医院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翟晓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学会副秘书长郝瑞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姜保国、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黎杰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冰等参加开幕式。姜保国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深圳大学总医院执行院长巩鹏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姜保国院士表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致力于改善医患体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研究型学会的指导下,学会汇聚了五百余位名专家委员,开展了多项重要工作。在技术建设方面,专委会建立了医患体验测评模型、标准化流程和大数据云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55家医院,测评总人次超过2310万。此外,在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的直接领导下,专委会成立了“国家卫健委医患体验研究基地”,并承担了社会办医患者体验模型研究项目,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现场核查工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独立第三方医患体验测评,推动医患体验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专委会举办了三届中国医患体验高峰论坛,出版了《中国医院患者体验评价报告(2018-2020)》,并参与了健康医疗大数据教材的编写,牵头制定国家卫生行业相关团体标准。专委会医患体验测评项目正式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城市健康指数”评估工作体系。
姜保国院士在擘画医患体验管理新蓝图时强调,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加强医患体验标准研究和体系构建、加强国际对标与本土化实践、加强大数据和AI技术在医患体验管理的应用研究等重点工作,为推动医患体验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姜保国院士当选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于2月28日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姜保国院士当选为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巩鹏、汤艳清、李岩、张晓鹏等13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巩鹏当选为秘书长,王正安、王圣治、王国军等56人当选为常务委员,万安、邓晶晶、龙俊宏等163人当选为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郝瑞生宣读了《关于同意第二届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关于同意开展提升就医体验试点工作的批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批复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展提升就医体验试点工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为第二届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姜保国院士颁发了证书,并与姜保国院士一同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何振喜会长(左一)为主委姜保国院士颁发证书
何振喜会长和主委姜保国院士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第一届委员会在平台建设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新一届委员会寄予厚望。他强调,未来专委会将继续推动医患体验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何振喜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在院士和专家的引领下,进一步推动医患体验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黎杰运介绍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近年来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努力。十四五以来,在国家和省卫健委的领导下,深圳通过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快人文医院建设,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等举措,让医疗服务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国际化。专委会选择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展提升就医体验试点工作,既是对深圳在这方面工作的肯定,也是一项新任务新挑战。黎杰运表示希望国家卫健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给予深圳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上下联动、携手共进,为实现“健康深圳”“健康中国”目标而不懈努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是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翟晓辉指出,医疗机构面临技术与服务的双重挑战,需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27项措施来改善就医感受和提升患者体验。这些措施链接了院前、院中及院后的连续性服务环节,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具体生动实践。翟晓辉主任指出,全面提升就医体验必须关注分级诊疗和连续性医疗服务,希望专委会继续发挥医疗专业能力和作用,为全面提升就医感受做出更大贡献。
专家们围绕医患体验等话题展开讨论
首届全面提升就医感受学术大会在专委会换届成立会议后举行,专家们围绕医患体验的价值与应用、医患共同参与的最佳实践等话题展开讨论。深圳大学总医院执行院长巩鹏分享了医院优化就医体验的创新实践;北京大学教授陈大方探讨了数据驱动的全流程管理在提升医患体验中的应用;至道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臧传波、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清华大学教授唐玮等专家分别从大数据在患者体验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全人关怀理念打造儿童友好医院、患者体验在医院品质管理中的价值等角度,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专家学术分享)
圆桌会议环节由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张晓鹏主持,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勇教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政教授、泰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国军、北大深圳医院吴雄辉教授,围绕“提升就医感受的意义”和“提升就医感受的具体举措”分享讨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预约制、缩短手术等待时间、优化门诊流程、提升急救服务等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体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创健康群、午间健康大讲堂等项目,增强了患者与医院的互动;泰安市中心医院重视满意度管理、智慧化服务等,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则通过多学科讨论和员工满意度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大会为全国医疗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交流平台,推动了医患体验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圆桌会议)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深圳大学总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实地参观考察了这两家试点医院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创新实践。深圳大学总医院启动“慧诊畅行、便捷交通、艺术长廊”等十二项举措,让患者就医更有温度;深圳市儿童医院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打造“儿童友好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现场参观交流)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