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深圳农业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晨:让深圳人靠科技吃上“本地菜”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郑思/文 赖犁 毕晗/摄
02-26 14:4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新月异的技术,让深圳人吃上高质量的、现摘现吃的‘本地菜’有了可能性。”在2月26日举办的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市政协委员、深圳农业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晨说。

传统的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加上“靠地吃饭”。但是随着环境控制、物联感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成熟,未来农业已经进化到可以“靠科技吃饭”了。结合2022年就启动的深圳城市第六立面提升行动,全市可以盘整出2亿平方米的屋顶存量空间,相当于30万亩土地,足够让深圳在“本地菜”上实现自给自足。

郭晨建议,在深圳打造国家级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市属国资农业科技力量,充分发挥深圳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的整体优势,聚焦先进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业数字孪生、农业空间技术等方向,整合境内外产学研资源,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让深圳人能在五分钟步行距离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菜园子。”郭晨还建议,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都市农业示范城市,释放城市屋顶空间,结合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零散插花绿地,成体系建设一批无人、有机、景观化的都市智慧农场,让最前沿的农业科技在深圳率先应用示范。同时以深圳农业科技赋能全国乡村振兴,提炼形成科技驱动未来农业的整体解决方案,结合粤赣合作、深哈合作等工作平台,不断充实深圳乡村振兴工作的科技内涵,擦亮科技品牌,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贡献深圳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李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郑思/文 赖犁 毕晗/摄)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