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乐道逼迫员工买车并恶意辞退”的帖子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一名武汉摩尔城乐道体验店的销售人员称,因把被迫内购的L60挂上二手平台为门店引流,被HR要求主动离职,并扣除半月工资。
2月18日,事件迎来“反转”——该销售人员再次发帖称:“公司没有强制要求我买车。”在该帖子中,他表示,HR告知,公司会根据离职日期足额给他发放工资。同日,读特新闻联系摩尔城门店相关负责人,其表示,相关情况不方便透露,“你要核实就跟当事人核实”,并未否认当事人为门店员工。
截至发稿,乐道汽车方面未就网传帖子真实性向读特新闻作出正面回应。与此同时,一则网传的乐道汽车对该事件的回应称,乐道从未强制员工购车,该员工出于泄愤目的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
左边为原帖,右边为2月18日当事人更新的帖子,事件迎来“反转”。来自社交平台截图。
根据这名销售的原帖自述,他于2024年8月入职乐道汽车,离职前职位为资深销售顾问(Senior Fellow)。
“1月份公司要求全员内购买车,我迫于业绩的压力,只能选择公司的‘软’性要求被迫内购了一台L60。”这名销售表示,自己名下已有一台新能源汽车,父母也有车,所以自己并没有购车需求,但因为他所在的摩尔城门店,旁边开了另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导致自己门店没有了客流,所以在想办法引流。于是,他把内购的L60挂上了二手平台,“希望能让更多客户来试驾体验”。
正是这个举动,让这名销售人员惹上了“麻烦”。他表示,乐道汽车副总裁夏庆华看到了相关信息,称他踩到了公司“6个月内不可转让买卖内购优惠政策的车”的红线。2月14日,乐道方面以此为理由,要求这名销售主动离职,并表示将扣除2月1日至14日的工资。次日,该销售收到被辞退的邮件通告。
“我只是把车挂上去,没有转让,也没有买卖。”在跟HR沟通的过程中,这名销售多次强调自己没有卖掉内购车。他认为公司让他主动离职,不仅不补偿还扣除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不合理的。记者在这名销售展示的机动车信息相关界面看到,目前该车辆处于未抵押登记状态,注册登记日期为今年1月25日。
2月17日,一则网传乐道汽车方面的回复。来自社交平台截图。
原帖发布后,相关内容在网络上发酵。2月17日,一则乐道汽车对此事的回应在网络上流传。该回应称,该员工出于泄愤目的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并强调乐道从未强制员工购车。对于离职和扣除工资一事,该回应的说法是:“该员工于2月14日提出离职,其已经享受的26000元内购权益不予追回;员工本人放弃2月工资,弥补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公司同意为员工缴纳2月的五险一金。”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搜索后发现,上述回应帖称“蔚来法务部回应”,但蔚来法务部并未就此事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布过说明。就上述回应的真实性以及当事人的真实情况,读特新闻联系乐道汽车方面核实,截至发稿,未获正面回应。
2月18日,事件迎来“反转”—— 该销售人员再次发帖称:“公司没有强制要求我买车。”他表示,他出于便于开展试驾试乘的目的,用公司内购优惠渠道购买了L60。他写道,之前出于维护个人利益,在社交网站上做出了一些激进举动,造成了不好影响,并表示抱歉。目前,其最早发布的原帖已不可见。
今年以来,乐道汽车已第二次陷入强制员工购车传闻。1月14日,网传聊天截图显示,乐道汽车强制要求每名销售自购一台车,且公司将在半年后会回收车辆,但是该承诺没有任何合同协议,只是公司单方面提出。三天后,乐道汽车对相关情况进行澄清:“乐道没有任何强制员工购车的硬性要求,当事员工对内部购车政策理解有误;经内部核查,该员工的上级领导在推广内购政策时沟通方式欠妥,已经对其批评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乐道汽车是蔚来旗下的第二品牌,定位家庭用车市场,2024年9月19日正式上市,首月销量832辆,此后销量爆发式增长,2024年12月,单月交付量破万。
业内人士认为,乐道汽车自上市以来就承载了蔚来走量的压力。蔚来汽车在2025年计划实现销量翻番,目标是超过44万辆,乐道承担至少一半的销量目标。这意味着乐道品牌每月需要稳定销售2万辆左右,才能满足蔚来整体的销量规划。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