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水果”大降价!你吃上了吗?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02-17 18:10
摘要

爱吃草莓的小伙伴看过来,草莓降价啦!

爱吃草莓的小伙伴看过来,草莓降价啦!

近日,“草莓跌价”的消息引发热议。据了解,春节后,部分地区草莓零售价下跌超2成,有商家表示草莓销量比春节前增长50%左右。

图源:图虫创意

草莓零售价下跌超2成

记者在广州海珠区沙园西华市场看到,“草莓”成为几家水果档口的“C”位,丹东红颜草莓每斤在20元到25元之间。“便宜了不少,春节前要卖25元到30元一斤。”一家水果档口的老板梁先生表示,价格便宜后,消费者更愿意花钱购买品尝,一天能卖200至300斤。

春节后草莓价格为何下降?广州西亚兴安商品业务负责人分析,受气温升高影响,产地草莓成熟较快,年后整体销售还没回升到正常水平,近期产量会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宁波水果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草莓行情主要看天气因素。

他介绍,去年年底,草莓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二十来天,进入2025年后气温适宜,产量总体比往年高,1月底开始被持续大批量供应到市场上,如今更是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同时,偏高的气温让草莓的运输和保鲜更为便捷,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进一步拉低了草莓的价格。

草莓价格还会继续下降吗?不少经营户表示,很有可能。

这些关于草莓的谣言不能信!

有消费者认为“个头大的草莓肯定是打了膨大剂”。

农业专家表示,目前草莓上使用的氯吡脲(膨大剂)没有取得我国农药登记,不可以在草莓种植过程中使用。所以,草莓大小与品种、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能以草莓的大小作为膨大剂使用判定的标准。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市面上的草莓都是经过育种专家精心培育的优质品种,它们变得更大,味道更甜,产量更高,如红颜草莓、丰香草莓等。

有消费者认为“畸形草莓是激素所致”。

实际上,这样的草莓无毒无害,不仅能吃,有的可能还会更甜。农业专家表示,温度、品种特性、栽植密度及施肥不当等都能造成草莓畸形。

  • 一是在开花授粉期,温度<10℃或>40℃,均不利于授粉,会产生各种畸形果。

  • 二是开花期氮肥偏多而缺硼,有两朵以上的花同时分化,致使2—3枝花梗同时开花而形成鸡冠形果、双头果或多头果。

  • 三是草莓靠昆虫传粉,由于施药不当杀死了传粉昆虫,或花朵中花蜜和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都会影响授粉、受精而产生畸形果。往往一株苗上第一个果,是最容易畸形的。

有的消费者说这是转基因食品。

图源:图虫创意

农业专家表示,白色草莓的培育主要依赖于育种技术,利用植物自身的遗传变异来达到改良目的,而非转基因。此外,白色草莓的果糖含量会高一些,吃起来更甜,但在其他营养价值方面,白草莓与普通草莓的区别并不大。

有消费者认为草莓是农药残留率最高的水果。

农业专家表示,草莓在种植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主要在育苗期使用农药,开花后很少用药,因为大棚里有用于授粉的蜜蜂,一旦用药不当,容易对蜜蜂产生伤害,得不偿失。并且,我国对于每种作物在农药使用种类及剂量要求上都有明确的国家标准要求。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有农药检出≠农残超标≠有害,农残的危害跟摄入量有关。

挑选时应秉持看、闻、尝三原则

一看:一要看草莓颜色,有些草莓全身通红,有些草莓屁股煞白,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全身通红、均匀的草莓。二要看果蒂,草莓果蒂是翘着的且呈鲜绿色,就是自然成熟的,果蒂发黄的是成熟度不好的。三要看草莓表面的果籽,普遍呈金黄色状态的草莓是自然成熟的。

二闻:好的自然成熟的草莓闻起来会有香甜扑鼻的果香气味。如果草莓几乎没有香味或者有异味,这可能意味着它们不够新鲜或者储存不当。

三尝:自然熟的草莓应该味道甜美,酸味不明显。新鲜的草莓应该肉质坚实、多汁,如果草莓口感绵软或者干涩,这可能意味着它们过熟或者储存时间过长。

草莓虽然好吃但切忌过量

草莓表面遍布纤维类的细籽,这些细籽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但会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更快排出体外。对于肠胃功能较弱、胃酸分泌过少的人而言,若过量食用草莓,就很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对草莓过敏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草莓应作为多样化饮食的一部分,与其他水果和蔬菜一起食用,以确保营养均衡。

(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宁波晚报、中国消费者报)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