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国作家第一村”泊·文学书店正式开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樟宣 文/图
01-15 16: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年伊始,作家村“上新”。1月15日上午,广东新华集团首家纯文学书店——“中国作家第一村”泊·文学书店在樟木头镇官仓社区盛大开业,为作家村增添又一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和新名片。

随着“泊·文学书店”的开幕,“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文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当前,东莞市正全力打造“中国作家第一村”2.0版本,推动作家村落向“实体化”转变、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平台向“产业化”延伸,努力打造文学事业、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多轮驱动、双向赋能的“百千万工程”样板。

据介绍,“泊·文学书店”的开幕,是加快推进“中国作家第一村”建设的一个有力举措。“泊·文学书店”作为“中国作家第一村”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旨在汇聚文学爱好者,促进文学创作与交流,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樟木头镇文化繁荣添砖加瓦。

文化强莞邑,墨香伴万家。记者获悉,泊·文学书店面积约370平方米,将依托广东省出版集团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全力打造文学特色书店,同时融合亲子研学等活动,促进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推动建设独具特色、品质卓越、充满人文关怀的公共阅读空间。

活动现场,书店举行了《乌江引》文学作品分享,作家庞贝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文学见解,并作签售。来自樟木头镇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大咖们泼墨挥毫,为市民群众赠春联。

得知“泊·文学书店”进驻作家村,“村民”们十分开心和振奋,纷纷送来祝福。作家村名誉顾问江子表示,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而书店无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最为可靠和坚固的桥梁。书店的进驻是作家村建设不断加强升级的有力证明,也是作家村强化文学基因、拓展文学服务功能的有力举措。书店名“泊”,真是好极了。这是“枫桥夜泊”的“泊”,也是“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愿书店的进驻,能加强作家和读者的交流,让我们在这里体会到作家村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学的万里江山。

“泊·文学书店”的开幕,是“中国作家第一村”开启2.0版建设的一个新年新项目,更是作家村多年努力积淀的成果。

目前,共有74名作家进驻作家村,其中国家级作家、评论家46人,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7人,“村民”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近600册,获市级以上荣誉470多项,其中6人获“鲁迅文学奖”、1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鲜有的文学现象之一,获得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当前,文学正推动这一客家古村落实现蝶变。如今的“作家村”,已不仅仅是一个“作家就在身边”“文学无处不在”的村落,更是一个文化旅游有机融合、集体经济由弱趋强、生态景观有效融想·合的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的生动样本。截至2024年12月,作家村举办各类文学活动和团体接待4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次,如今官仓社区常住人口增长了30%,居民房屋出租率从50%提升至98%。

接下来,“作家村”还将通过优化运营管理、加强资源链接、推动文旅发展等方式,推动形成集文学创作、生态旅游、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新型驻创文化空间,实现驻村作家、文艺家数量和文艺精品质量“双提升”。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樟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