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出版集团到“中国作家第一村”调研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樟宣 文/图
2024-09-04 20: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文学活动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加分。

9月3日下午,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一行到位于东莞樟木头镇的“中国作家第一村”调研,先后参观了“中国作家第一村”展馆、墨隐书房、打工文学之家、花城文学共建基地、作家工作室等。

谭君铁表示,将积极导入出版集团的资源,发挥花城出版社的文化辐射效应,大力推进文学书店进驻工作,落实“揭榜挂帅”分级分类扶持工作,以打造文学精品为目标,共同推动和扩大“作家村”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以文学活动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加分。

今年以来,“作家村”建设工作走上快车道,41间作家驻创工作室正式启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花城》创作出版基地、《作品》作家村编辑部、《人民文学》研究交流中心先后进驻,“作家村”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作家村”向“实体化”转变、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平台向“产业化”延伸。截至目前,共有74名作家进驻“作家村”,其中国家级作家、评论家46人,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7人,“村民”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达500多册,获市级以上荣誉400多项,其中6人获“鲁迅文学奖”、1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家村”从作家们自发形成的“文化聚落”加速向更加专业化、更具开放性的“作家村2.0”迈进。

面向未来,作家村将继续聚焦“以文促产”,把文学转化成生产力。大力打造“一室一品牌”,设立文艺创作驻留季,开展各类“名家讲座”“围炉对话”等文学创作交流及展览活动。推动与中国版权协会、版权基地、出版社、实体书城等文化综合体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作家们打通与影视机构、游戏平台、人工智能的壁垒,推动“作家村”名家作品进军电影、电视剧、游戏、智能AI领域,推动“文学+旅游”“文学+影视”“文学+教育”等产业融合,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让文学文化为东莞乃至广东的“百千万工程”赋能。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樟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