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产业从“大体量”走向“高质量” 2025年统筹推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01-10 11: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月10日召开的龙岗区七届四次党代会提出,该区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6%左右。

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轻松。龙岗作为深圳东部中心、工业大区、人口大区,主动担当作为,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根据大会报告,龙岗将继续坚持产业立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培土倍增”行动,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企业数量、质量、产量三个方面倍增,持续扩张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龙岗提出,要落实好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聚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3+4”重点产业基础优势,着重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25,龙岗将聚焦助力“小而美”机会赛道成形成势,政企合作共建十大“有商机”新赛道试点,深挖十大优质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潜力,试点推进3D原生、智能穿戴、物流配送等应用示范工程。依托“空中高德”示范基地创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加快打造“天空之城”。聚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龙岗鼓励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升级打造“AI玩具”等新锐产品,着力发展“深圳眼镜”“龙岗珠宝”等特色品牌,加快建设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促进建筑业集聚发展。聚焦促进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力。

让AI赋能千行百业

龙岗将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发展“AI+”赋能主体优势产业,开展全域全时“+AI”应用示范,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助力AI高水平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发挥全屋智能资源优势,推动全屋智能技术和产品在学校、医院、保障房等领域应用尽用,加快建设数字家园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空间数字化转型。发挥全车智能资源优势,全面完善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开思时代、元戎启行等项目落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发挥全身智能资源优势,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等重点平台,支持健康监测、视觉增强等领域智能穿戴整体解决方案研发,打造更多高端化、品牌化智能穿戴时尚单品,推动“AI+BT”深度融合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龙岗提出,2025年力争集聚300家人工智能企业,落地100个全域全时场景标杆项目,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达到千亿规模,让所有在龙岗和来龙岗的人、企业和机构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保障传统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要素供给

强化全流程全要素保障。围绕企业规模、行业赛道、生命周期等维度,针对性强化产业链配套、生产要素集聚、“产业+信息”空间、全球市场、营商环境等服务能力。

聚焦高成长、高贡献企业和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政策体系,龙岗正全面实施“培土倍增”行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应用推广工程,加快构建重点领域产业互联网垂直生态。

聚焦土地、资金、人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供应,强化高质量产业空间建设,全力攻坚平湖西、宝龙三棵松、横岗南等利益统筹项目,打造“国企代建+先租后让”“招商前置+以需定建”等空间供给新模式,线上推出产业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虚拟园区等平台,线下推进丰隆深港科技园、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2048模力谷等“二十大特色示范园区”建设。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优化“深龙英才计划”等人才工作体系,持续为人才找场景、为场景找人才,进一步汇聚强大人才支撑。

聚焦技术、数据、场景等新型生产要素供应,龙岗将提供更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充分发挥线上工研院平台作用,实现“攻关需求”与“技术供应”精准匹配;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服务,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智能算力和优质数据供给力度;提供更丰富的场景应用服务,开放更多具有龙岗特色的应用场景,滚动建设十大应用示范场景,为企业打造样板、开拓市场提供广阔空间。

引进更多大项目大企业

招商引资工作仍是2025年龙岗的重点工作。龙岗正加强产业风口研究,绘制产业招商地图,提高招商精准度,全力以赴招引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关键配套企业。创新招商思路,以围绕龙头企业吸引一批、强化场景联合创新集聚一批、打造全球出海总部落地一批、依托专业机构招揽一批、利用投资基金引导一批、通过区域协作承接一批、鼓励上市公司并购整合一批、发挥“统战+招商”桥梁纽带作用引进一批、“行业+产业+属地”成建制招商一批等“九个一批”策略,引进更多大项目、大企业。同时,加速项目落地,深入实施“厚土新芽”行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健全项目综合效益评价、落地协调服务、投产履约跟踪等全周期全过程机制,全面提升招商项目、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地效率和产出效益。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