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文产:新时代的经济支柱 从文博会之“火”看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走向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2024-05-29 10:41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透过本届文博会的火热,让我们看一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寻深圳及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及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文博会期间,元宇宙奇幻乐园吸引参观者眼球。 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超仿真人形机器人化身“李白”和“杜甫”现场对诗。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超12万件文化产品展出,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突破1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名人大咖云集,相关热搜在社交网站持续出现;交易盛况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5月27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文博会圆满落幕。

透过本届文博会的火热,让我们看一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寻深圳及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及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新风向

文化产业正成为新时代经济支柱

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本届文博会无论是展览规模、展商数量、文化产品数量还是单日参观人数均创历届之最,这折射出的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展示的是各地区、各企业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精彩实践。

说第二十届文博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展会,不仅是因为“20”这一整数,更是因为文化产业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从2011年到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于同期GDP增速。“十五五”期间,文化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也在变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表示,从今年之后,我们进入到人文经济发展阶段。“人文经济”是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到新的阶段,强调以人为本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第二十届文博会全面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展现我国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最新实践,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彩呈现,也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盛大活动,更是深圳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先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

新变化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新业态百花齐放

有智库研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路径。这两大特点在本届文博会都十分凸显。

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对普通人而言,这些词虽然高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见得谁真敢说出一个“懂”字。然而在本届文博会上,很多参观者的感受都是“高科技原来真的无处不在,数字让我们的眼界和生活大不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让人们在吃穿住用游中都更方便快捷,甚至有人说这一圈逛下来,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用日行千里也可以体会到新发展新变化。

在汕头展区,英歌舞都能让机器人跳了;诗仙李白的各种“分身”出现在文博会的各个角落;没有去过敦煌,也能看到自己置身莫高窟第285窟的情景……腾讯、华为、云天励飞、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公司等一众科技企业纷纷加入本届文博会的“百模大战”,带来基于大模型技术、面向传统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研发的AI产品。

透过文博会这一窗口,我们看到了新质生产力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天水麻辣烫”是本届文博会最火的单品之一。在本届文博会上,无论是旅游大省广东还是黑龙江、甘肃、新疆等文旅新“顶流”,都进行了“文化IP+旅游场景”的新探索,以特色IP带动文旅“破圈”出彩。

近两年,“网红城市”不断涌现,文旅品牌塑造与传播已成为吸引关注度、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从历史名胜、文化街区等文化旅游资源,到旅游演艺、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再到AI文创、元宇宙空间、沉浸式夜游等数字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在文博会“一展”之内,观众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隔阂,一次性感受各地文化之深、游览之趣、体验之新。

新局面

开启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无限可能

文博会是观瞻文化最新趋势的“瞭望台”、海内外博览文化万象的“万花筒”,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孕育了文博会的深圳,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一批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近年来更是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制造”“文化+贸易”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开启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无限可能。

透过星罗密布的文博会分会场,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深圳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本届文博会分会场中,有一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位于深圳高新区的科兴科学园。说熟悉,这里是深圳最负盛名的科创企业聚集区;说陌生,是因为这里今年首次加入文博会分会场的阵营。数字创意产业圆桌对话、南头古城联名文化创意市集、WUCG电子竞技联赛、科兴科学园科创成果展览……一系列的活动让人感受到深圳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浪潮。

文博会的火热还“烧”到了深圳课堂。在本届文博会上有一个特殊的展位——2024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展,里面各式各样又有设计感、又具有丰富传统特色的展品,出自深圳中小学生之手。20年来,文博会扎根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不只带来了蓬勃的文化产业,更让文化基因传承深深根植在这座城市的土壤里。

观众有新体验,企业有新商机,产业有新活力。让文化产品“出圈”,让文化产业“破圈”。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展”和风向标,文博会见证着文化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折射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可能。

走过20年辉煌历程的文博会,既是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新的起点上,文博会必将持续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