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到博物馆去看看”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新选择。日前,泉州知名收藏家魏文枢呼吁,应加强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扶持民间私人博物馆发展。
福建泉州,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文化遗产。但在这座古城,大量流落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藏品却面临展示平台不足的尴尬。
民间收藏家魏文枢正在自己的博物馆推介藏品。
作为泉州市政协委员,魏文枢提交了 《关于充分利用民间民俗收藏 助力泉州市争创“博物馆之城”的建议》。泉州晚报报道,在日前的市政协大会上,这位收藏家疾呼,加强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扶持民间私人博物馆发展;利用闲置的旧建筑、旧民房、旧厂房,因地制宜地改造成各种专题博物馆,增设民俗博物馆,形成多元博物馆文化同生共荣的格局;利用工厂旧址作为创建民俗博物馆群的用地,集多元文化于同一园区,满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需求;参照西安大唐不夜城的运营模式,在博物馆园区内搭建多元文化舞台,鼓励民间业余文化团体及民间艺术家积极参与;在博物馆园区内配套各类服务项目,以及研学培训、体验互动、古玩拍卖等相关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悉,泉州市民间收藏品类别有红色文化、字画文化、华侨文化、鞋子文化、德化窑古陶瓷等30余个专题,各个专题的收藏品均可以独立布置成500-1000平方米的博物馆或收藏品陈列馆,不过大多缺乏固定的展览或展示场所。魏文枢呼吁,泉州理应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助力创建“博物馆之城”,并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贡献泉州力量。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