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第一!南山区在中国教科院高质量课堂展示中斩获六项大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胡菲 文/图
2024-12-02 16: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27日至28日,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中国教科院实验区(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南山区小学科学、初中语文、高中数学参与了“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斩获“最佳示范课奖”、“最佳教学设计奖”各两项,“最富教学魅力奖”、“最具创新奖”各一项。其中,“最佳示范课奖”“最佳教学设计奖”两个奖项,马兴贵老师均位列第一;胡菲老师在“最富教学魅力奖”中排行首位。

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坚、副院长赵小平、副院长周爱国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包括第九届高质量课堂展示和首届书记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创新交流,分别以“坚持立德树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为主题。

在书记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创新交流中,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育才中学校长姚晓岚及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姚晓英分别聚焦学校管理改革创新及办一所新优质学校主题分享了办学思想和治校成果,充分展现出南山教育全速、全力、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的实干与担当。

姚晓岚现场分享

姚晓英现场分享

在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中,来自北京、深圳、杭州、宁波、成都、重庆等实验区、实验校等52名教师、52名教研员分别进行了现场授课和现场说课,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线教研部门共计21位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科学教师陈丹骅现场展示了《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课例,南山区教科院科学教研员安之林以《搭建全方位思维支架,赋能探究式素养课堂》为题作说课评析。该课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巧构适切内容,发挥AI、VR等数智技术优势,全方位搭建工具支架,深化“思维型”探究实践,突显科学本质,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发挥核心素养导向、思维型探究实践导向、合理化用好数智技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该课例获得“最佳示范奖”、“最富教学创意奖”等多个奖项,成为科学学科教学展示中获得奖项最多的课例。

南山区小学科学着眼于落实“思维型探究实践”的素养课堂,在“思维型探究实践”素养课堂的分类实施、充分发挥数智技术优势赋能素养课堂等方面作了扎实深入的探索。现场三位专家的点评也数次肯定南山课例的导向性,倡导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结合数智技术的应用,大胆处理和整合单元内容,着力于搭建适合学生自主建构、自我监控、高阶思维发展的探究实践工具支架,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陈丹骅现场授课

安之林现场说课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平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胡菲现场执教初中语文《我的白鸽》,荣获“最佳示范课”和“最富教学魅力奖”。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山区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马兴贵以“朝向学科核心素养生长方向建构母语课堂”为题展开说课,他从坚守“本位”意识、笃定“破围”意识、深植“素养”意识、贯通“生长”意识四个维度生动地阐述了教学设计的起点、难点和亮点,并在说课的结束部分提出,“高质量课堂”的内涵在于“追求学生在学科课堂中实现学科生长的最大化”。最终,马兴贵荣获“最佳示范课”及“最佳教学设计”两个奖项。

“朝向学科核心素养生长方向建构母语课堂”的价值导向,一直是南山初中语文区域课程开发与课堂创建的共识。正如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特聘专家高国君在点评中提出:“《我的白鸽》这一课例令人感动之处,在于通过文本与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相遇。”

胡菲现场授课

马兴贵现场说课

育才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徐莹给学生带来一节耳目一新的概念课《对数的概念》,她从数的运算规律引入对数,例如已知加法——引入减法求值,已知乘法——引入除法求值,已知乘方——引入开方求值,最后已知指数——引入对数求值,能够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变化,让数学抽象这一学科素养变得更直观。让学生在趣味故事中体验感悟、在合作证明中人人参与、在交流分享中学有所成,消除了以往概念课的枯燥,获得评委及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南山区教科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徐黄在现场说课中指出,构建6+2“三动”课堂,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健全知识体系,融入“数学文化”提供概念新解法,是南山高中数学学科一直倡导的课堂教学思路。

徐莹现场授课

徐黄现场说课

姚晓岚、徐莹及胡菲应邀接受了中国教科院相关媒体采访。图为胡菲接受采访

高质量课堂建设是南山教育实施“520”扩优提质行动和“新课改南山行动”的必然结果。记者了解到,南山区教科院多渠道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强化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推进新课改落实落细提质增效。从“1+1+5”行动,到“1+10”行动,再到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行动,南山教育以一系列可操作、可持续的改革措施,全面推进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样态,推动南山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胡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