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黑科技”,首届储能材料国际研讨会上有你想知道的!

​ 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雷丹妮 丁超 解婷婷 文/图
2017-11-22 14:15
摘要

11月19日-21日,第一届储能材料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

开幕式现场。

11月19日-21日,第一届储能材料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2017年能源存储材料奖被授予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尤里·高果奇教授。此外,会议还颁发了能源存储材料杂志2015-2016年度的最高被引论文奖、最佳论文奖和优秀评审员奖。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教授致辞。

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办,由爱思唯尔出版社和先进电池与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支持。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院士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教授共同担任本次研讨会主席。

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蔡羽致辞。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谢建民致辞。

       80场主题报告聚焦储能创新

成会明院士主持开幕式。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蔡羽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为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的学者和产业界人士搭建一个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了解和跟踪最前沿科学技术。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谢建民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研讨会的召开不但可以提高中国在先进储能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对促进先进储能材料和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尤里•高果奇教授、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DoronAurbach教授、中科院物理所索鎏敏博士作报告。

会议邀请了不同国家的知名学者来讨论先进的储能材料和设备方面的研究以及产业化进展,旨在为国内外科学家架起沟通和合作的桥梁,促进能源储存材料和能源存储设备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会议设置了6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锂、钠及其他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与混合电容器”、“锂-空电池、液流电池及燃料电池”、“太阳能、氢能、热能的转换与储存”、“新概念和新设计”。在各分会场进行了80场主题报告、38场邀请报告、26场口头报告,同时设置了海报报告环节。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参会代表近600人。

        为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尤里·高果奇教授颁发2017年能源存储材料奖

能源存储材料杂志从国际研究者中提名了2017年能源存储材料奖,目的是表彰在能量储存和转换材料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和创新的杰出科学家,该奖项在会议闭幕式上颁发给了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尤里·高果奇教授,以表彰他在碳材料以及二维陶瓷材料储能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此外,会议还颁发了能源存储材料杂志2015-2016年度的最高被引论文奖、最佳论文奖和优秀评审员奖。

世界学者鹏城展望储能材料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杰出科学家琳达·纳萨尔(Linda Nazar)教授作了题为“锂离子电池外的先进电池技术前沿:进步与挑战”的大会报告,认为锂硫电池和固态电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锂硫电池在实际应用的重要指标。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作了题为“纳米科学在储能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阐述了具有高容量的电池材料:硅负极、锂金属负极和硫正极的纳米结构设计原则,介绍了其课题组在硅负极结构设计和保护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科研成果,以及其课题组通过设计亲锂性的宿主材料以及固态电解质解决锂金属负极不稳定问题等。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琳达·纳萨尔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朴南圭教授、复旦大学的彭慧胜教授作报告

       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朴南圭教授(Nam-Gyu Park),在本报告中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发展及最新进展。PSC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和低的成本,被认为是极富发展潜力的下一代光电储能器件。自从朴南圭教授课题组于2012年首次报道了能量转换效率为9.7%的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来,经过了几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将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了22%。

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介绍了一维储能和能量转化器件的最新进展。一维材料与传统的二维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可穿戴等众多优点,其在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和锌空气电池中有重要应用。报告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一维材料在电极材料、器件结构以及性能扩展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除此之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DoronAurbach教授、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尤里•高果奇教授(YuryGogotsi)以及中科院物理所的索鎏敏博士作了十分精彩的大会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先进的可充电电池的展望:锂离子体系及其他”、“多维材料和电极结构用于高倍率混合(法拉第和电容)储能”、“高电压水系锂/钠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的应用”。

编辑 刘彦

(作者:​ 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雷丹妮 丁超 解婷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