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集鹤湖“书院里的历史”系列精彩赓续,探讨孔墨思想与高加索文明多元交响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2024-11-18 13: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思想行走熔铸传统与现代,以文明穿越融合亚洲与欧洲。11月16日,岭南书院·深圳龙岗鹤湖书院书香四溢,一场关于历史与文化的深度对话——“翔集鹤湖”品牌活动之“书院里的历史”深读系列,让数十位现场观众不断穿越与流连于古今中外的文明长河。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城势话语(深圳)智库机构策划执行。活动特别邀请著名思想史学者、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王立新,以及优秀青年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系主任常彧两位专家,分别就“孔墨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关怀”和“欧亚大陆交汇处的文明故事”进行了主题讲谈与分享。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为两位学者颁发了“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翔集鹤湖’系列大课堂”专家聘书。

城势话语(深圳)智库机构有关负责人介绍,继第一轮讲谈聚焦和致敬千年书院岳麓书院后,此次“书院里的历史”深读系列第二轮讲座聚焦深圳学派、深圳学人,两场讲座通过沟通海内外文明,以哲学与文明为媒介,带领深圳市民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超越惯性叙事,注重以文明之光滋养日常生活,在深圳鹤湖书院为公众读者带来富有哲思的人文关怀、独特的世界历史视角,让书院精神在传统哲学、世界文明的活水中接续、流淌。

从先贤看当下:重读孔墨哲思的异与同

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数十年、在全国公众讲演近千场,王立新教授极其关注如何在尊重传统和经典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视角和诠释。

在深圳鹤湖书院,他以“孔子和墨子的理想与实现途径”为主题,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地启发听众思考关于自我和人生的问题,带领大家重回中华文明的初创期,一同感受孔子和墨子现世理想的温度和热量。

“思想史既是思想的历史,同时也是思想家们为思想奋斗的历史,是思想家们用他们的生命去与时代和历史沟通的历史……”现场主持人诵读王立新教授的新语,引来全场的沉静、深思。如何读懂中国历史上那些不朽灵魂的精神世界?当代普通人如何在自身历史土壤中汲取能量、找到前行的方向?王立新教授围绕孔墨哲思的异与同,带领公众市民走近孔子、墨子两位先贤的社会理想。通过精彩诠释与生动讲述,让人深切体会孔墨传世的经典哲思在数千年后仍富含关怀与温度,只要我们去阅读、去感知,他们就像永恒的明灯,时刻照亮并滋养我们的人生。

在分享中,王立新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生涯中对待传统哲学看法的转变,这些见解独到且深刻,让现场观众受益匪浅。王立新教授的真挚情感与卓越学识深深触动了许多观众,激发了公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哲学的热情,决心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从世界看中华:欧亚文明对撞下的小国故事

从东方到西方,聚焦欧亚大陆交接地带,深圳大学历史系常彧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别致有趣的讲述,结合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带领全场观众走进了一场关于亚美尼亚的异国文明史之旅。

他以“亚美尼亚正在流泪:欧亚文明对撞下的小国故事”为题,深入剖析了亚美尼亚在欧亚大陆文明交汇处的独特历史、演变和命运。通过讲述亚美尼亚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文明的久远和独特,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也引发了听众对地缘政治、国际关系、文明传扬的深刻省思。

欧亚大陆的地域景观、语言源流、宗教建筑,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同与不同,如何从他者看自我,如何理解边缘与中心,常彧老师的分享不仅让听众对亚美尼亚这一陌生国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以此为镜,引发不少现场观众对文明、历史、族群、国家与国际格局复杂关联的叹息与沉思。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多位年轻读者表示,常彧老师的分享使他们对这个看似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产生了浓厚兴趣。“还想听王老师讲诸子百家的其他学派,想听常老师讲其他文明的历史……”活动结束后一位读者留言道。

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鹤湖书院将继续以更加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更加深邃的文化视角,持续为市民带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体验,不断拓宽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为深圳文化繁荣发展和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新的力量。

编辑 秦天 审读 王雯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