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多维度描绘湾区风貌!“寄情大湾区——潘鲁生艺术作品巡回展”在港揭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4-11-11 21: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11日,“寄情大湾区——潘鲁生艺术作品巡回展(香港)”在香港文化中心展览馆揭幕。此次展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所创作的20件作品,分为主题创作和民艺调研记录两个部分,探讨湾区文化生态中城市与乡村、社会与历史、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的关系,呈现出湾区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肌理。

开幕嘉宾合影

潘鲁生长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民间文艺保护与创作实践。其绘画风格与其民俗学调查、民艺研究中的体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潘鲁生

潘鲁生告诉记者,近十年来,他一直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民艺调研,走了不少乡村社区,到过许多工厂码头,拍了不少图片,画了一些写生稿,即时记录所见所想。“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有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面,也有背后的文化价值。昔日的传统村落、民间艺术作为文化传统的根脉、日常生活的情境延续和发展,其中包含很多耐人寻味的主题。

以艺术记录时代脉搏。潘鲁生表示,“寄情大湾区”系列是他于2022年创作的系列大尺幅作品,记录了他这几年来调研大湾区、感悟大湾区、情系大湾区的真实心境。

展览现场

潘鲁生回忆说,自己与香港有着深厚的艺术缘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美术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体育美展。在香港展出时,与很多香港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还在香港成立个人工作室,做传统民间艺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每次来香港,我都能发现新的变化,产生新的感悟。香港是个非常开放和包容的城市。东西方文化和谐共存,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合,这就是香港文化魅力的体现。”

《港·葵涌码头》 2022年 124x245cm 纸本·彩墨 潘鲁生

行走香港,潘鲁生也从中获得很多艺术灵感。在这次展出作品中,他用中国彩墨绘画,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出隐藏在葵涌码头、风水塘、长洲岛、避风塘、大屿山岛、大澳渔村等人文景观背后的宁静感。“这些作品里没有画人物,是为了让这些景物自己来叙事”,潘鲁生如是说。

《港·长洲岛》2022年124x245cm纸本·彩墨 潘鲁生

主办方表示,深港携手策划展出此次展览,在香港与市民见面,加强了深圳与大湾区城市,特别是与香港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据悉,该展由深圳美术馆和香港美协主办,天工当代承办,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共同支持举办,将持续至11月15日。

《港·大澳渔村》2022年124x124cm纸本·彩墨 潘鲁生

记者还了解到,该主题系列展览已先后在深圳、澳门、济南、东莞四地成功举办,取得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甘霖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