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开幕式上,2024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重磅发布。围绕清洁能源、工业节能降碳、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等领域,经过自愿申报、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8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突出的优质项目,获评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称号。
本年度获评示范基地的场景涵盖会展中心、校园社区、产业园区、研发基地等,它们分别是: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天津大学深圳学院“近零碳”校园、深空之城先进空中交通AAM中心、深圳机场国际货站扩容(二期)冷库相变蓄能示范项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天健云途·创智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低碳园、深圳市氢能创新研发中心。
“近零碳”项目包揽前三名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近零碳”逐渐从概念变为实践。今年上榜的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中,评分前三名的均是“近零碳”项目。
排名第一的获评项目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位于国际低碳城核心区,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云+光伏+储能”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实现了建筑的近零能耗目标。其中,会展中心A、B馆获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C馆获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低碳技术的窗口,更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基地。
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
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是深圳首个“近零碳”示范社区,由社区公园、设计大厦、立体车库三部分组成,采用了光储直柔等低碳技术,构建了碳监测显示平台、数字孪生社区、智慧化停车等智能管理系统,使用了可再生铝、木纤维、蓝白光电玻璃等低碳环保材料,为既有建筑与老旧社区“近零碳”排放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样板。
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
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校园模式,天津大学深圳学院校区提出创建“近零碳”校园。秉承“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原则,校园设计充分考虑深圳的气候特征,将“冷巷、天井、风廊、骑楼”等岭南建筑手法融入现代教育空间,营造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条件。采用渐进式的生态修复来建设校园,天津大学深圳学院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后期运行的全过程。
天津大学深圳学院“近零碳”校园。
新晋基地科技含量拉满
科技创新引领着产业持续向“绿”前行,今年上榜的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中,不乏与低空经济、冷链物流、氢能源等新兴产业相关项目,科技含量拉满。
位于福田口岸地铁站的深空之城先进空中交通AAM中心,将于顶层建设电动垂直起降场,达到A2高架直升机场标准,实现独特的“先进空中交通AAM生态系统”。届时将支持垂直起降、快速充电、快速路线检测等功能,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换乘服务,为社会服务人员及车辆提供超充等便捷设施,打造新质生产力示范项目。
深空之城先进空中交通AAM中心。
深圳机场国际货站扩容(二期)冷库相变蓄能示范项目,采用森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相变蓄能系统,其运行原理是在夜间电价较低的时候启动冷机,将冷量储存于森若相变蓄能系统中,而在白天电费昂贵时,冷机停止运行,相变蓄能系统释放冷量,保持冷库温度稳定。数据显示,采用了该系统的冷藏库与冷冻库,实现了约15%的节能效果,可节约电费超66%。
森若相变蓄能系统。
深圳市氢能创新研发中心由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企业级氢电测试园区。目前,研发中心已具备0-400kW燃料电池系统,0-200kW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水泵等核心零部件测试能力,同时还具有对氢能无人机、氢能两轮车等创新产品的综合测试能力,成为深圳市氢能领域先进技术的研发及展示平台。
深圳市氢能创新研发中心。
绿色低碳融入生产生活
垃圾分类、共享出行、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正逐渐贯穿深圳人的日常。
位于福田区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是一座集旅游、研学、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展馆,馆内面积约1800平方米,由世界厅、中国厅、深圳厅三个主题空间,以及一个屋顶花园“穰园”组成。自2021年开放至今,该馆已成为深圳独创的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的重要宣传阵地,接待全国各地访客超10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上千场。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
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低碳园区,天健云途·创智中心构建起“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新能源应用-市场交易”的创新能源生态体系。园区中建有屋顶光伏、分布式储能、充电桩系统、中央空调蓄冷、负荷等源网荷储要素内容,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能源要素的统筹管理和统一运营,打造成为深圳市首个“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绿色商业园区。
天健云途·创智中心。
从“近零碳”社区到低碳“黑科技”,从科普教育馆到绿色产业园,绿色低碳的“种子”在深圳遍地开花。2024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的发布,将进一步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成功实践,为培育绿色生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深圳经验”。
(本文配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携宠出行好物分享# 必须推荐一波这种携宠自驾出行的折叠坐垫,可以很好地兜住宠物的同时也可以保持车内的清洁,不用的时候折叠收起来即可,方便又省事!
00:15
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你身边的就是全部世界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