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九洲港,你好!新九洲港
南方日报 记者 蒋欣陈 何丽苑/文 关铭荣/图
2020-09-10 21:07

走进九洲港,在由集装箱仓库改造成的临时客运站场内,客运航线正在逐步恢复运营。东侧的工地上,曾经的珠海地标性建筑——九洲港口岸客运大楼主体已拆除完毕。

9月2日,原九洲港口岸客运大楼正式谢幕,原址上将建起新九洲港口岸客运中心。伴随着口岸客运大楼的更迭与重建,交通枢纽将承担起商业、旅游、生活服务功能,其背后的吉大片区将成为主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前沿阵地。

背山面海,一栋栋高楼即将拔地而起,擦亮珠海经济特区的门面。珠海向城市空间挖潜的背后,主城区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正成为珠海城市不断成长、新陈代谢的新动力。

9月2日,原九洲港口岸客运大楼主体拆除完毕,正式谢幕。原址上将建起新九洲港口岸客运中心。

往来香港的第一选择

9月2日,随着工程车轰鸣而作,原九洲港口岸客运大楼主体结构拆除完毕。曾经的客运大楼至此完成历史使命,留在了珠海人的回忆里。

看着原址拆除后的空地,在九洲港工作了35年的客运总监余永德涌现出无数回忆。“我刚到九洲港的时候,客运站还是铁皮棚,站场里只有电风扇。”直到1992年,珠海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大量投入,原九洲港口岸客运大楼建成使用。

“在那个年代,口岸客运大楼是一个很先进的服务场所,装有玻璃幕墙、中央空调和电视,也是珠海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余永德说。

1982年,九洲港建成通航,打通了珠海至香港的海上通道。两地交通历史性地缩短至1个小时,开港首年客运量便突破4万人次。

“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前,九洲港是珠海以及珠江西岸其他城市往来香港的第一选择,香港航线时常‘一票难求’。”九洲港客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聿鸿告诉记者。“从这里坐船可以直达香港最繁华的商业区,吸引了很多游客。”

珠海市商务局九洲港口岸分局局长曾庆兆介绍,九洲港每天往返香港的航班从开放初期的6个,增长到如今的36个,节假日可增设至60多班。数据显示,2018年,九洲港口岸客流量逾230万人次。

香港航线通航不久,九洲港至深圳蛇口的航线也于1983年7月开通。“此后客船突破了夜航技术障碍,航线航班不断加密,客流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余永德说。发展至今,九洲港现有8条客运航线,年客运量最高峰时达530万人次。

2017年8月23日,台风“天鸽”来袭,大浪冲垮了原口岸客运大楼的玻璃幕墙,将一楼的设施卷进海中。“原口岸客运大楼最初设计的年客运量为200万人次左右,多年以来是超负荷运作。加上台风造成的损毁,珠海最终决定重建。”黄聿鸿说。

新九洲港口岸客运中心,将在客运大楼原址上建成。目前,九洲港所有境内航线航班已转场至临时客运站场营运。

从交通枢纽到城市综合体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彻底改变了珠海的城市发展格局,也为游客从珠海去香港提供了更多选择。

与九洲港水路相比,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票价相对便宜,40分钟便可抵达香港。“大桥通车后,游客都想体验一下,这两年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九洲港的客流。”黄聿鸿说。

然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位于大屿山附近,游客抵达后还需乘巴士前往香港市区,依旧有不少市民选择水路出行。

“港珠澳大桥虽然分流了部分客流,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黄聿鸿介绍,大桥通车后,珠海受到了更多关注,来往游客增加,深圳蛇口等其他航线的客流量上涨。“目前九洲港的客流量仍维持在每年500万人次左右。”

据介绍,新九洲港口岸客运中心由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客流承载力将大幅提升,同时将融入九洲湾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兼顾交通运输与旅游功能的新型口岸客运站场。

长期以来,九洲港所在的九洲湾一带坐拥海景、寸土寸金,却充斥着浓浓的“工业风”。目前该片区已进入到新一轮改造升级中,将打造为集商业、办公、住宅、酒店、交通枢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商务、生活、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

消息一出,便迅速传遍了珠海。有市民评价,“港口走向新时代了,今后来珠海的人会越来越多,未来这里将会成为新的打卡地!”

主城区向存量要空间

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认为,未来的城市,将是自然环境、人文情怀、高产能以及高效率的结合。

把时间回拨至上世纪80年代。珠海香洲区,拱北、湾仔一带因为与澳门相依,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显著,6.8公里土地被率先纳入经济特区范围。而彼时,九洲港所在的吉大,仅是石景山下一个等待开发的小渔村。

几乎同一时间,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基于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与成本压力,开始将目光移至发展中国家。发挥后来的港口优势,把握特区扩容的机遇,吉大片区逐步成为承接外商投资的新高地,经济飞速发展。

九洲港附近的景山路,有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直至上世纪90年代,吉大都是珠海最繁华、最耀眼的城市名片,承载着一代特区人的集体记忆。

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吉大片区城市面貌破旧、交通混乱拥堵、用地集约化程度较低、功能布局不合理、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主城区也需要更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挖掘土地潜能,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不断提升核心城区发展竞争力、吸引力和承载力。

2018年,香洲明确提出以数字经济产业为引领,以高端智造和高端服务两大产业为支柱,以消费升级产业为基底的“1+2+1”都市产业生态体系,以及“一园一镇一廊一带”产业布局,为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其中,情侣路—九洲大道现代服务业产业带旨在打造香洲的城市CBD,成为承接港澳现代服务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包括九洲港的升级改造、城市之心建设,都是标志性项目,也展示了主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相关区域研究人士表示,通过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和效率,香洲有望成为真正的“融通港澳、联通八方”的大湾区极点门户、产创融合高地和品质城区。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记者 蒋欣陈 何丽苑/文 关铭荣/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