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教育人才金字塔星光闪耀,听听他们的“师”情“话”意
读特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黄宛琪
2020-09-09 19:23

一季又一季的积极教育之花在龙华教坛绚丽绽放!日前,备受关注的2020年“感动龙华校园人物”“龙华区年度教师”评选结果相继出炉。他们或投身公益送教,或支援前线抗疫,或行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前沿,或坚守特教一线为孩子照亮前路……他们以不变的热忱讲述着动人的教育故事。龙华的教师队伍何以兼具活力与爱心,并“高手云集、各显神通”?答案就蕴藏在龙华教育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实践里。

自2017年龙华行政区成立以来,该区秉承“积极教育”理念,在全市率先实施“未来教育家工程”“名师工程”,全面启动“青训工程”,逐步构建了人才“金字塔”体系。先后引进95名高层次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正高级教师37人,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888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5.2%;本土培养了正高级教师9人、区级以上名师和骨干教师276人,龙华教育高地已初显规模,师生在众多领域屡屡崭露锋芒。而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也为龙华教育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0年“感动龙华校园人物”

●深圳市龙华区广培小学语文教师 万燕珍:带班33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深圳土生土长的万燕珍,驻守百年老校,耕耘30余载,并一直全身心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对于班级中令人头疼的孩子,她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拉着手聊家常、围坐一起促膝长谈、并肩行走漫步校园等。日复一日的陪伴、引导和鼓舞,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学习的兴趣,家长们称她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恩师”。

在班主任这条路上坚守越久,她越能感受到什么是教学相长。育人路上,她会因孩子的身体偶有擦伤而心疼流泪,会因孩子依偎着她微笑而感到幸福,会因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欣喜动容,会在返校复课时给学生写一封深情的长信,会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琐碎却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一切,她都甘之如饴。

●深圳市龙华区三联永恒学校心理教师 尤晓彤:坚守民办教育待桃李竞开

在窄小的出租屋里钻研教材、埋头备课、批改作业;在课间和下班后与学生、同事深入谈心、疏导情绪、答疑解难......从教31载,尤晓彤一往情深扎根深圳民办教育。其间,她带过16个班级,教过千余名各具个性的外来务工子女,也遇到过教育挫折,可她的教育初心从未动摇。

她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假期进入社区、企业进行家庭教育宣讲,担任龙华区家庭教育论坛之“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管理好时间”的授课嘉宾,尽己所能助力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疫情期间参加龙华区中小学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志愿服务,为求助的家长、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未来,她将继续书写其“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的教育故事。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集团园长 甘露:打造深圳首家“云智慧幼儿园”

从教28年,站在深圳幼教改革浪尖的甘露,不断探索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课程,依托龙华区教育局与腾讯、华为和科大讯飞合作的“三龙战略”,打造了深圳首家“云智慧幼儿园”,正式开启其园长生涯的“3.0版本”。

她大胆设想学前教育的未来。早在2018年,便引进人脸识别技术保障幼儿园安全,使用云平台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幼儿打造没有围墙的学习空间;经两年的尝试与迭代,新增了平板电脑与编程类玩具等,用各类教学软、硬件丰富幼儿学习体验;启动智能穿戴设备,跟踪儿童学习与成长,利用技术手段帮助教师从数据角度了解孩子,为孩子建立更细致与立体的成长档案。

●深圳市观澜中学英语教师 白光智:不辞辛苦主动支援防疫工作

从教13年的白光智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大胆改革创新教法,因材施教,及时发现班上的心理高危学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他还立足岗位,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加入深圳市境外人员来华防疫隔离转运工作队。他为外籍人员提供翻译及中方政策讲解服务,顺利转运隔离数百位从疫情严重国家入深的外籍人员。在那段身穿防护服的日子里,他和工作队的队员,每天都把路边的石头当成饭桌简易就餐,每天都在深夜才能完成任务回到“大本营”,每一次都只能在脱下护目镜时,才看清彼此的脸庞以及额头上的汗水,那些汗水“照亮”了万家灯火,温暖且绚丽多彩。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 张文华:教育扶贫助力1/400和1/4000的改变

从教27年的张文华从未停止对教育的热爱。挂职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的他,通过听课、议课、上课,助力教育教学创新;带头捐款,成立研学基金,已资助11名学生和2名教师到龙华区行知实验小学研学15天;组建了工作室,带领18名骨干教师每天练字、朗读课文、阅读专业书籍、磨课研讨;开启了察隅县政府与深圳大学的校地共建项目,推动了校地间的教师交流。

在察隅县的一年多,他走遍了当地的所有学校,目睹过泥石流、雪崩、坠石,亲历过雪地车辆打滑时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当被问及为何这么拼时,他说:“因为我要对得起深爱我的那些人,还因为我要引发并成就1/400和1/4000的改变(察隅约有400名教师和4000名学生)。”

●深圳市龙华区润泽学校特教教师 陈萍:守望特殊孩子绽放光芒

“你做这个会很辛苦,甚至可能不被理解!”这是陈萍听到最多的话。但她没有退缩,仍在坚守。

在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一名“星星的孩子”。初见时,他沉默地低着头,陈萍慢慢向他靠近,不曾想到他却朝她身上砸了一拳后迅速跑开。但为了能让他开口说一句话或者看她一眼,忍着疼痛,她一遍又一遍地用卡片、音乐、玩具尝试为他做康复训练。陈萍贴着他的脸,让他摸着她发音的喉咙,感知其振动的声音:“来,看老师......”尽管很长一段时间,他还是没有丝毫改变,但她仍坚持着。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准备康复教具,忽然,一个明亮的声音触动了她的心弦,“老师……好!”,他的脸上还挂着腼腆的笑容,她当时激动不已,兴奋地将他一把抱住,泪水不禁滚落,那种幸福难以言表。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语文教师 钟彬:粤桂支教路上的爱心传播者

从教7年的钟彬曾多次行走大山,播洒教育大爱。2019年,他奔赴广西东兰县大同乡板坡小学支教。当看到学生们上体育课时光着脚在奔跑,11月秋意寒凉时却穿着夏天破旧的衣服;当了解到村子地处大石山区,生活用水均靠降雨储备,热水洗澡极其困难等情况时,他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支教队一行马上捐助5台热水器,一周内解决洗澡问题。他还发动民治小学结对帮扶板坡小学,一周时间内筹集善款6万余元、图书3000余册。

在支教期间,他扎根课堂,开展讲座培训、示范课引领、听评课指导;走访贫困户,关怀留守儿童,协助开展扶贫建档立卡,“大山路远,爱心很近,我愿意成为指引孩子们前进的一道光芒!”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美术教师 贺剑辉:用6000多张照片记录凡人微光

从教23年的贺剑辉作为一线教师,不畏艰险、主动支援抗疫。在协助围合、卡点检查、重点人员摸排、派发通行证、关爱隔离人员等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曾随龙园社区医生、下沉教师,一同到人员复杂的龙华“温心驿站”,为市民进行体温监测、疑问解答等。同时,他还用6000多张照片记录凡人微光,通过照片向学生们“还原”快递员、外卖员等工作日常,见证、再现社区市民生活,以艺术的视角向社会呈现抗疫的人性之美。

他曾带领骨干教师为龙华区“空中课堂”开发了200余节美术课程,为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美术“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包。

●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心理教师 蔡嘉丽:用“心”灌溉学生成长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蔡嘉丽便决定用一生的坚守来诠释“教师”二字,只因成长中有良师益友的点滴启蒙,更因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她的教学风格生动有趣,曾多次赴紫金送教。疫情防控期间,她更是努力上好线上微课,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量身定做”一份份教学计划。她线上采访了10位学生和10位家长,对课程环节的设置加以打磨,只为让一节“亲子沟通”微课更“贴身”,更具实际意义。

从教8年间,她坚持扎根一线心理健康教学,让心理课成为与学生建立良好连接的沟通桥梁,开展学生心理疏导的重要方式,倾听学生心声的重要渠道。她从“心”出发,用“爱”浇灌学生成长。

2020年“龙华区年度教师”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小学语文教师(同时获评2020年“感动龙华校园人物”) 董凌云:30岁就成了“刺头班专业户”

董凌云循循善导育桃李,从教26年里,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全心付出,努力给予学生成长的勇气和动力。30岁起,她就成了“刺头班专业户”,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奋起直追、一路狂奔前行。

学生们成长的背后,是其不求回报的爱。她秉持“问题即成长”的理念,实行“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的积极德育班级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创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优秀集体。其带领的“苔米中队”曾荣获“龙华区动感中队”“深圳市先进中队”。她还热心公益打造“流动讲堂”,把“讲堂”搬进了山区、社区和工厂里,传递智慧和正能量。

●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陈妍:一花一叶皆为课程

陈妍从教22年,不断探索课程多元评价的可能性,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如今,她已从一名语文老师成长为统整课程开发者、教学教研引领者,从一名班主任成长为一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她时常把生活融入课堂,曾联动各科老师一起开发了为期6年的儿童性教育课程《男女有别》。她还开发了《对称》《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地球表面水域称呼的研究》等近20个好玩又有用的课程,并由此衍生出8个由学生独立研究的小课题,其学生成果曾荣获市一等奖。她认为,茶叶、黏土、种子等都能成为课程,“一花一叶都是孩子望向世界的窗口,课堂不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才是我们的课堂。”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生物教师 吴朝朋:点亮学生的奇思妙想

从教16年的吴朝朋于2007年因辅导学生参加青少年科创大赛而结缘创新教育,此后,实践与创新的理念便不断渗透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

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学生们尝试多次却得不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她鼓励学生们不要放弃,建议他们转换思路将植物的气孔拓印出来观察。经多次尝试,学生们创造出利用透明指甲油拓印植物气孔的方法,植物气孔终于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学生还创新利用自制天平“称量”面积,寻得计算叶片面积的新方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看到了奇妙的生物世界,创新意识被无限激发,“云量筒”“智能道路”“车内儿童安全报警系统”等奇思妙想变成了一个个发明作品。她看到了创新的无限未来。

(晶报供稿)

编辑:陈章伟

(作者:读特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黄宛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