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成年人“嗑药”进ICU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新黄河7月25日报道,黑龙江省安达市14岁的初中生小聪(化名)在课堂上吞下30片处方药卡马西平,随后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ICU抢救,做了两次血液循环后脱险捡回一条命,而家长透露,小聪并无癫痫或躁郁症等疾病。
处方药须出具处方单方可购买,却因为少年的猎奇心理和药店的违规售卖,差点酿成一个家庭的悲剧。那么,未成年人在没有医生处方情况下,是如何轻易买到处方药的?
新黄河报道中提到,近一年内,小聪还曾多次去药店买药,这药吃了“能致幻,放松心情”,他之前还吃过几次右美沙芬片,都是在当地利达大药房购买的。学校还有不少同学也都在吃右美沙芬,这两种药吃多了都有类似的效果,会让人感觉轻松愉悦,有同学甚至已连续吃了1年多。
公开信息显示,卡马西平属于精神类药物的一种,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预防或治疗躁郁症等;右美沙芬则为中枢性镇咳药,二者均为处方药。今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涉事方安达市利达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7月24日称会介入调查此事。安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则回应,正在调查还未出结果,如情况属实,会对该药店进行处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中出现过量服用卡马西平和右美沙芬,产生幻觉乃至实施犯罪的案例,未成年人滥用药物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痛点。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特殊药品管理的升级迫在眉睫。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认知和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药物滥用的侵害,一旦陷入其中,往往难以自拔。这不仅会摧毁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可能扭曲他们的心灵,导致性格变异、行为失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特殊药品,由于其特殊的药理作用和潜在的滥用风险,更应该成为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中,特殊药品的管理往往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为未成年人的滥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和升级,确保每一环节都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升级特殊药品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特殊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标准,为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其次,要加大对特殊药品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每一粒药品都能得到严格的管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药物滥用的认识和抵御能力。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对未成年人滥用药物的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任由其蔓延。只有升级特殊药品管理,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