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风采录 | 木棉树下组织群众协商解决“急难愁盼”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2024-07-11 09: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光明区公明街道党工委书记吕和玉

20年前,光明区公明街道党工委书记吕和玉大学毕业来到深圳。20年来,他秉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信念,先后在区直部门和街道等基层一线工作,在基层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磨砺本领,成长为“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吕和玉牢记心中,近年来他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为生命线,聚焦“急难愁盼”重点难点,服务企业群众,奋力书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担当新作为。

“园长”上门服务“一家都不能少”

近两年,市、区春节后上班第一件大事,就是专题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吕和玉说,我们把抓园区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依托“助企行”创新采用“园长制”。

公明街道64名处、科级党员干部带领团队下沉到64个产业园区,每月一次全覆盖走访服务。制定园长考核方案,明确园长管空间、管准入、管服务、管招商、管安全、管党建六项职能,为企业提供跑审批、找资金、找空间等服务,园区企业有了随时可以联系的“联络员”,让企业在公明既能留得住,也能经营得好。

“园长制”实行一年多来,64支“园长”团队比学赶超,引进优质企业49家,指导服务小升规企业34家,从2022年到2023年,园区每万平方米产值增长了15%。

通过“红棉议事会”前置协商、批量解决痛点问题

吕和玉说,民意速办改革重塑了基层工作理念和工作体系,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逐步成为大家的思想自觉。光明区委建立了民意速办周调度机制,街道也每周定期调度,认真回应、解决好群众诉求。

吕和玉发现,民意速办一张工单可能只反映了一个堵点痛点,它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类群众诉求。为了从解决群众一件事转变为办好优化一类事,公明街道大力推行“红棉议事”机制。在公明人最熟悉的百年木棉树下延续议事传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热心群众等,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常态化开展议事,定期从“民意速办”系统中梳理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工单。

一年多来,他们累计向“红棉议事会”推送重点民意速办工单216单,前置协商解决问题167项,水电加价等一批群众关心的痛点问题通过“红棉议事会”进行前置协商、批量解决。

研发智慧系统开辟电动车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性、便捷性成为公明街道群众日常出行的首选,但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违章行驶、乱停乱放等问题也日渐凸显。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解决各种问题的新路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吕和玉说,在一次走访中,他们同辖区一家从事安防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交流,探讨能否研发一套智慧系统,自动识别电动自行车头盔、车牌情况,以机动车的理念和标准对电动自行车进行规范引导。经过街道和企业反复测试、改善,首套系统于去年12月试点运行,随后逐步扩大到11个城中村、8个工业园区、两个商圈,在电动自行车必经的“职住两端”共安装了智慧系统56套。运作一段时间以来,公明街道居民电动车头盔佩戴率从最低的58%提升到87%,遵章率也大幅提升了36%,有效提升了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水平。

编辑 秦天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