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3日,南方科技大学举办“2024年南方科技大学全球青少年交流夏令营”活动,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青少年代表参加了为期3天的南科体验与交流之旅。
本次夏令营主题为“新一代,创未来”,旨在为全球优秀青少年搭建友谊的桥梁,创造跨文化思想交流的空间,加深他们对全球知识、全球胜任力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提升青少年跨文化理解力和思维水平
何为全球胜任力?开幕式上,南科大副校长兼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李从在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和任教的经历出发,就“全球胜任力与青少年社会责任:行动与担当”发表主题演讲。
他说,一所伟大的大学一定有着先进的理念,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不少顶尖学府都强调“全球课堂”的重要性,即在现场项目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理解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提升国别意识和历史素养,同时开展语言能力训练。
他提到,全球问题日趋复杂的当下,国际化的团队式、跨界式创新已经成为趋势,他希望通过青少年之间纯洁的友谊,为人类的未来种下和平的种子。
深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顾挺做开幕致辞。南科大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席教授、机器人研究院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戴建生以“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催生与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与挑战,激发青少年们对未来科技的兴趣。
开幕式后,全球青少年论坛活动正式开展。青少年们围绕“青少年全球胜任力与全球治理”“青少年健康与未来”“当代全球青年:AI时代的原住民”三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见解和经验。
三场平行论坛分别在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高级主管、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助理秘书长李佚凡,华中农业大学营养食品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沈曼妮和南方科技大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Steven Istvan Zsombo主持下开展。
青少年代表们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全球知识和文化问题的理解,拓展了国际视野。
分论坛明确的核心内容包括,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与不确定性,全球青少年应以开放包容的同理心,尊重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沟通与理解,倡导和平与共同繁荣,做有全球胜任力与社会担当的青年。
传递深圳精神,共筑友谊桥梁
在南科大统计学专业印度尼西亚籍本科生李明杰(VINCENTWILLIAMHADIASALI)的宣讲中,青少年参与者们共同发布了《2024全球青少年深圳倡议:新一代,创未来》(下称“深圳倡议”)。
“深圳倡议”包括五大核心内容: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支持可持续发展、尊重文化多样性、探索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解决全球性问题。
这一倡议是全体参会青少年代表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和承诺。
7月3日,各国青少年对海洋科学基地大鹏半岛,科技企业迈瑞医疗、华为,当地景点莲花山、市民中心等进行了实地参观,感受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魅力。
在大鹏半岛,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张传伦教授带领各国学生零距离了解由南科大参与的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在华为,南科大学生大使王升蔚带领参会学生,深入了解该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技术研发、客户定位以及市场拓展等细节;在迈瑞医疗,各国青少年亲身接触了迈瑞先进的医疗设备、智慧医疗监控平台、智能化医疗方案以及产品生产线和质量控制流程,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了一些高端监护仪、超声检测仪等最新的应用设备。
“深圳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和最先进的城市之一,这一转变令人惊叹。我相信如果在这样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下工作和学习,我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进步与提升,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人。”印度尼西亚参与者Vincent Ma在观赏深圳城市人文地标时说道。
记者 程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