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微电子、光威复材、长春高新等公司近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回答了部分投资者的提问。
机器人(300024)
问:公司仿生机器人项目进展如何?有AI家政机器人方面的投资吗?
答:公司目前在积极布局“机器人+AI”前沿领域,培育孵化人工智能产业方向新业务,逐步实现机器人与AI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交叉融合,相关探索及布局规划仍处于初期,公司会持续关注前沿领域的相关政策,感谢关注。
赛微电子(300456)
问:公司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携手,在国产替代方面做了哪些贡献与战就?
答:通过多年艰难困苦的奋斗,公司已建立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基础工艺平台,实现了BAW滤波器、MEMS微振镜、硅麦克风等产品的量产,并正在积极突破硅光子、加速度计、陀螺仪、微流控、气体、压力等产品的开发/量产,继续以关键制造平台角色推动我国MEMS产业的自主化、高端化,可以说是集成电路产业点点滴滴推动国产替代的一个微小缩影,最终将由历史评说。
问:公司涉及存储芯片相关的工艺开发或封装测试业务么?另外在AI智能方面涉及哪些相关业务?
答:公司未涉及存储芯片相关的业务。公司是全球领先的MEMS芯片制造厂商,是全球领先人工智能、通讯厂商硅光器件的核心供应商,既有应用于光通信互联,亦有应用于超算中心的光链路交换,已在业界最先进的AI大模型系统中得到应用。
问:TGV玻璃基板产业主要涉及一种先进的封装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玻璃瞳孔(TGV)来实现高性能的电子元件和互联结构。作为一种可能替代硅基转接板的材料。请问贵公司有没有这种封装技术以及设备,或是相关布局?
答:公司掌握玻璃通孔(TGV)技术已有较长的历史;2014年,由于智能设备的轻薄化,玻璃材料得到更广泛运用,瑞典Silex就顺势研发出玻璃通孔技术(TGV),用于生产高压和高频应用的低电阻器件,以更好地利用玻璃的物理特性,减小器件的电路损耗,已对公司的收入形成长期贡献。TGV技术在芯片互连、CMOS-MEMS集成、晶圆级先进封装工艺环节都有应用,能够在先进的三维集成电路中实现多层芯片之间的互联,能够在三维方向使得堆叠度最大而外形尺寸最小,提升芯片速度和低功耗性能。
光威复材(300699)
问:有报道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为青岛地铁1号线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正式发布。请问贵公司在其中是否有参与?
答:光威复材为“CETROVO 1.0碳星快轨”地铁列车提供了碳纤维及织物、预浸料等材料支撑,助力列车轻量化!
问:贵公司碳纤维产品是否在船舶制造上有应用?
答:公司碳纤维产品在船舶相关装备制造中已经得到初步应用,并在2023年度形成一定规模的业务,构成公司非航装备业务的主要来源之一;公司全资子公司拓展纤维在前不久还获得中国船舶相关应用金牌供应商表彰,并与牵头单位签署了战略供应商协议。
长春高新(000661)
问:公司对于利用AI技术赋能先进的研发平台进展如何?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一下说明。
答:在近期取得的具体工作进展方面,公司与相关公司合作,在使用AI大模型设计极度耐碱单域抗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完成了经大模型设计且进入5000升放大生产、落地应用的蛋白质产品的开发。后续,公司将持续积极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并结合AI技术,覆盖创新药物设计、筛选、评价、工艺开发和制剂等各个环节。
国安达(300902)
问:公司的乘用车破窗器目前意向订单量怎么样?
答:当前公司已完成破窗器产品相关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并收到国内某知名车企的意向批量订单。
问:5月28日,国标《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GB/T44026-2024)正式发布,标准的发布将极大的推进储能集成设备的“规范化”,保障储能项目安全高效运行。请问该国标的发布,对公司储能消防业务的影响如何?
答:上述标准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针对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使用环境条件、核心部件、辅助部件、安全防护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能够促进储能集成厂商提升产品质量及提高产品安全意识及关注相关消防防护的投入,有利于公司储能消防业务的推广与应用。
圣农发展(002299)
问:为什么公司这几年的货币资金利息率低的离谱?远低于同行,以及低于上市公司平均值。
答:最近三年,公司货币资金及能快速变现的类货币资金平均为22.30亿元,近三年财务费用平均为1.71亿元,货币资金及类货币资金对利息的保障倍数为13倍,保障倍数不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一直很好,借款时间分布均衡,公司超强的经营性现金流,能够有效保障对有息债务和利息的支付,公司历史上从未出现任何的有息债务的逾期支付。
索菱股份(002766)
问:车路云产业迎来热潮,公司是否迎来智能网联车,智慧公路类的订单或相关公司的合作意向?
答:目前,公司部分产品已经在海外智慧交通相关项目交付量产,公司将持续在车路云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投入,并积极获取项目。
问:贵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方面与国内哪些城市有合作?
答:我司主要为客户提供车路云方面的OBU等产品,目前主要服务于海外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