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与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会、深圳市商事调解协会、深圳市公证协会联合成立福田区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中心。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成立后,将采取市场化调解与公益调解相结合、调解组织自行调解与法院委托调解相结合的模式,提供诉前、判后、执行前和执行中的全流程调解服务,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有机衔接、协调联动、智慧便民”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金融纠纷源头治理。
今年以来,福田法院主动适应辖区金融集聚衍生的金融纠纷多发态势,持续加强诉源治理,强化金融纠纷调解力度,优化调解工作流程,促进矛盾纠纷非诉解决机制与金融审判工作的顺畅衔接和高效运转,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取得务实成效。
福田法院主动上门走访银行业协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22家,采取“问需+答疑+改进”模式,就不良债务清收、诉调对接等问题共同研讨优化提升可行性方案。同时,组织召开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推进会,邀请41家金融机构和调解组,并与会金融、调解机构签署非诉解纷公约和调解承诺书,成立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中心,全面增强纠纷预防和化解合力。
为促进金融纠纷自治,福田法院择优吸纳专业商事调解组织20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接纳调解组织派员驻点开展诉前收费调解,并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对接法院、公证处进行司法确认或赋强公证,对逾期未主动履行的当事人及时跟进处理。
据悉,目前该模式已在光大、中信、浦发、招商银行开展试点,今年以来调解69961件,调解成功5637件,涉案标的额超1亿元。
此外,该院构建纠纷线上调处机制,在金融类案智审系统(审判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至信云调系统(调解端),将金融纠纷线上处理延伸至诉前调解阶段。据介绍,该系统与银行端、法院系统联通,配置要素式批量立案、失联修复、语音外呼、发送短信、调解录音等功能,实现调解组织突破时空限制开展调解,法院可随时调取调解过程录音进行核查,确保调解行为合法规范。目前已通过云调系统完成立案和调解35540件,金融纠纷调处质效明显提升。
编辑 王雯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