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央视《焦点访谈》推出《新质生产力 大文章用心写》报道,关注广东等地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亮点成就。广东、深圳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起来看报道。
新质生产力 大文章用心写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5月14日起,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和有关地方媒体开展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充分报道基层一线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亮点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在广东等地进行了调研。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广东正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入手,切实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广东如何切实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让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呢?
记者来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这里是广东设置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实行“联合创新+产业化平台”的新模式。
邝允团队成功研发出海水制氢这项填补世界空白的关键技术,但之前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验证技术的应用场景。廖梅所在的深圳能源集团,则一直在寻找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在“联合创新+产业化平台”的新模式下,二者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联合研究平台,产业与技术深度融合。不久前,全球首台单机规模最大的海水制氢装置成功投运。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现在更多是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建立大量具有共享属性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大幅度降低企业在0到1创新过程中的投入成本,解决产业和企业想做而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解决产业长远发展的后劲问题。”
广东以创新促产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都来自企业,同时,发力源头创新,把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了基础研究。
王伟中:“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亲临广东视察,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发展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广东既有强大的创新供给,又有完善的产业配套,更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将不断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把走在前列的产业根基夯得更实、筑得更牢。”
广东等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精准施策,不断显现新成效。
只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
有效支撑和持久动力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