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末的初春时节,深圳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党政机关考察团到大连参观学习。团长是上任时间不久的张高丽书记。张高丽(1946-)福建晋江人。1997年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兼深圳市委书记。李子彬市长任考察团副团长。
大连是北方的海滨城市,凉风中透出暖意。大地转绿,树吐绿芽,清风拂面,春意盎然,大家对这座城市印象颇佳。大连、深圳虽然同为滨海城市,但一北一南景色大有不同。渤海湾海水清凉,浅蓝透明,急流涌动;南海岸海水热性,湛蓝深沉,波涛汹涌。大连有全国最大的星海广场,广场上市民群众运动戏耍、其乐无穷,大连人为之骄傲;深圳有全国最长的深南大道,路上车水马龙、景色繁忙,深圳人感觉自豪。
深南大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考察团来时,恰逢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来自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模特队登台表演,盛装彩服比美,婀娜多姿争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节日氛围的影响,大家自然要将大连的国际服装节与深圳的荔枝节比较一番。笔者采访李子彬市长时,请他详细地讲述了当时的情况。那天早餐聊天时,张高丽书记突然话锋一转:“深圳能不能停办荔枝节,新办一个与高科技有关的节?”李子彬市长接过话头说:“当年举办荔枝节的初衷,是开展经贸和文化联谊活动,也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而现在,荔枝节的作用已经不再明显。真不如配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办一个高科技方面的节。”
2023年高交会迎来周末逛展热 图片来源:高交会官网
张高丽书记为什么会想到要变荔枝节为科技节?研究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深圳盛产荔枝,自古以来荔枝是岭南佳果。晚唐诗人杜牧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惠州做官时赞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既是文人寄托才情的嘉树,也的确是清香甜蜜的珍稀水果。深圳作为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佳果传友谊,诚迎天下客。荔枝飘香的季节里,吸引众多客商齐聚深圳、招商引资。因此立市之初,筹划举办荔枝节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如今为什么想要改变呢?揣度高丽书记的想法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荔枝节已让人们失去了新鲜感。虽然荔枝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但已难以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二是荔枝节技术含量不高。荔枝属种植业范畴,难以体现深圳工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新面貌,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大。三是个人的志趣因素。从高丽书记的成长经历看,他先是从茂名石油工业战线培养起来;后提拔为省级领导干部、长期主管工业经济,应该对工业有更深刻的情结。他主政深圳后考虑更多的是深圳“以工业为主导”的路子应该怎样走?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子如何迈得更快?顺着他的思路去想,荔枝节改为科技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后来高交会的效果看,笔者感觉这一招算得上是高丽书记在深圳主政时的一次重要且成功的决策。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