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世界气象组织6月3日发布报告称,在2023年至2024年前几个月造成全球气温飙升和极端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结束的迹象,但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再次出现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部和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大规模下降的一种气候现象,同时伴随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每次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取决于其强度、持续时间、发生时间以及与其他气候变化模式的相互作用。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热带地区,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6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超过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
此外,拉尼娜当年秋季,北方降水易偏多,出现秋汛的可能性大。
据悉,最近两年拉尼娜、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发生,几乎已成为每年固定,极端天气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印度最近就遭遇了极端高温。
高温炙烤!印度大选已有33名工作人员被“热死”
据新华社,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投票最后阶段遭遇高温天气,北方邦1日投票期间有至少33名选举工作人员因中暑而死亡,死者包括安保和卫生保洁人员。印度气象局说,北方邦占西地区气温一度高达46.9摄氏度。
印度多地连日来遭受高温炙烤。首都新德里所在的德里地区5月29日记录到52.9摄氏度的“创纪录高温”。不过,印度政府6月1日说,由于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这一数据有误,比实际温度高出3摄氏度。
2023年5月23日,在印度新德里,行人用头巾遮蔽阳光避暑。新华社发(贾韦德·达尔摄)
据印度政府官员先前通报,截至5月31日,东北部比哈尔邦、东部奥迪沙邦、北部北方邦共有至少33人疑似中暑死亡。
新华社此前报道,上个月,珠江流域(片)经历了多轮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也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
当前,珠江流域(片)已进入“龙舟水”阶段;后期还将迎来台风活跃期。据我国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由厄尔尼诺状态转入拉尼娜状态,今年“龙舟水”略偏重,登陆珠江的台风总体强度偏强,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极端降雨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快科技)
编辑 张克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