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突破14万人次……昨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
本届文博会是创办20周年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展会,也是文博会迈入新发展阶段、履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展会,彰显了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文博会人潮涌动,场面火爆。 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交易成果丰硕
展商收获满满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热度,不仅体现在观众对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追捧上,更实打实地体现在订单签约上。
本届招商会、推介会、产品发布会、订货会等各项促交易配套活动场次呈井喷式增长,单是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会就有117场。交易盛况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新闻频道多次直播连线,总时长超过20分钟。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展会期间的主会场,有关签约的好消息频出——苏州与大湾区两地文化产业项目意向签约金额达79.7亿元;广西展团23日首批集中签约7个项目,预计可带动经济效益超6000万元;山东展团多家企业与深圳、上海、香港企业进行了订货签约……
除主会场外,还在全市各区设立52个分会场,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为什么强调交易?因为企业在文化旅游产业链、交易额、成长性、资源对接上有需求,我们作为园区运营方,通过文博会倾尽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T8旅游创意(保税)园总经理彭百祥在该园区分会场签约仪式上透露,本次的签约意向交易额超10亿元,也创下了该分会场意向交易额新高。
高峰论坛碰撞
名人大咖扎堆
不仅带来商机,文博会也为参展企业提供洞悉行业最新发展情况的窗口,带来产业升级的最新信号。
中宣部牵头组织、深圳具体承办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主会场同步举办,畅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思路,为文博会加持引流、提供智力支持;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在文博会上联合发布第十六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国家级高端展会的魅力尽显。
文博会期间,文化名家、知名企业家汇聚深圳,交流碰撞。主办部委、承办单位、各省区市代表团及参展商举办文化产业相关会议、论坛、洽谈、签约、创意大赛等活动,发布权威信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樊锦诗、吴京、胡歌、陈丽君、李云霄、陈思诚、迟子建、霍启刚、何猷君……名人大咖扎堆现身本届文博会,分享文艺创作最新思考的同时,也助力本届文博会火爆出圈。
“第二十届文博会”“文博会太太太太太火了”“走近第二十届文博会”等相关微博话题总计传播量超亿次,登上全国热搜榜第3位。
国内顶流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霄成为文博会首日全场人气王,在带动流量的同时,也拉动相关展区交易氛围。
线上线下链接
名优小吃汇聚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XR演播厅、AI数字人……文博会上,一个个文化产品在科技赋能、创意加持之下变得“生动”起来。
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此外,本届文博会推出的“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数字高峰会议”,更是吸引了淘宝直播、小红书、抖音、京东、1688等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以及泡芙传媒、来画科技、雅文传播等不同领域的优秀企业,与会代表纷纷为新传播时代流量制胜贡献出“法宝”。
文博会期间,淘宝头部主播烈儿宝贝、抖音云上珠宝东哥和百余名主播把直播间设在展馆,让更多人跟随镜头沉浸式欣赏创意文博、购买心仪好物,实现文创消费线上线下的无缝链接。
展会期间,各展团你方唱罢我登场,铆足了劲吸引观众。天水麻辣烫、周村烧饼、德州扒鸡、五芳斋粽子、兰州拉面、二利烧鸡等全国特色名菜、名点、名优小吃在文博会汇聚,让观众逛展之余开启一场“味蕾狂欢”。
近年来,电竞产业飞速发展,游戏动漫衍生出的潮流元素在年轻一代中间很有影响力,文博会也赶了一波“时髦”,首次设置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游戏电竞展区。台上参赛队伍打得火热,台下Cosplayer引发围观拍照,还有多款游戏全球首发……
文化交流互鉴
海外展商云集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首次携特色图书亮相文博会。
土耳其挂毯、澳大利亚“澳白”珍珠、印度细密画、伊朗珐琅彩等展台人气持续高涨。秘鲁、土耳其、古巴、巴基斯坦、老挝、希腊等18个驻华使领馆组团参展。英国爱丁堡市市长亲率9家优秀企业代表团亮相文博会。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欧盟西班牙贸易协会、韩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尼泊尔工商联合会、伊朗中国工商会等知名国外贸易机构参展。
阅文集团、雅文传播、枫叶互动、米哈游、微游互娱等文化出海“新三样”头部企业聚集本届文博会,借助平台影响力和传播力,让东方神韵穿透时空,让中国文化远播海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