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海共栖,万物生息”之城 !深圳这个规划公示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05-22 08:02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公示《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4-2035年)》,向社会征询意见。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工作。该《规划》作为指导深圳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以“山海共栖,万物生息”为愿景,以建设国际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典范、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首善之城为总体目标,形成五大规划核心内容。

构建系统协同空间保护格局。协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城市蓝线、绿线等空间管控要素,提出全域保护空间网络,构建海陆联动、生物廊道保护等保护管控及系统修复要求,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境质量。

实施重点物种精准保护。推动实现“关键物种”空间精准保护管理,明确精细化保护管理措施;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关键项目”实施落实,强化野生动物救护与野生植物扩繁等“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

营建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通过加强开发边界内小微生境保护修复、强化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健全生物多样性友好建管机制、推进实施生物样性友好建设示范项目、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治理等措施,规划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最终促成全域生物多样性友好。

构建全链条智慧保护管理体系。健全全链条保护管理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科学保护管理与智慧保护监测,强化野生动植物智慧调查监测、保护救护、科研科技攻关等,系统支撑野生动植物科学高效的保护管理工作。

完善全民保护参与机制。引导社会多元参与保护管理,加强公众保护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民共识。完善野生动植物主题自然科普设施及场所建设布局,助力构建全社会、全年龄覆盖的科普教育体系。

40多年来,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留大量绿色生态空间,孕育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现拥有陆生原生脊椎动物6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18种;拥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2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36种。2022年获国际“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殊荣,加入国际“自然城市行动平台”。2023年“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

编辑 李璐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