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耕地空间破碎化难题,广东首个“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开工建设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陈伟杰
2024-05-20 18: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项目动工,打响广东省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枪。

近日,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项目动工,打响广东省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枪。据悉,为进一步破解耕地空间破碎化难题,落实《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工作部署,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大力支持河源东源、韶关南雄、广州南沙、佛山南海、茂名高州等地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涉及沙溪村、牛潭村、大坪村等3个村,建设总规模约8000亩,投资约1.8亿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配套设施、农田防护及生态保持工程,分为12个子项目实施,重点推动宜耕平原农用地整治复耕和宜林陡坡地绿化修复。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广东实施平原农用地整治复耕工程,将小块分散的非耕农用地与周边现有耕地整合成大片、连片的优质耕地,实现“小田变大田”,预计整治后可新增长期稳定利用耕地2765.80亩,其中恢复耕地1882.06亩、新增耕地833.74亩,整治区内耕地面积占比由原来的40.45%提升至78.30%,耕地破碎化图斑较建设前减少约31个,耕地连片程度大幅提升。

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广东实施宜林陡坡地绿化修复。具体而言为,开展宜耕潜力调查和宜林潜力调查,摸清坡度6度以下适宜恢复为耕地的平坦地块,以及25度以上适宜绿化造林的陡坡地,组织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改方案,按程序批准后,实施宜耕平原农用地整治复耕和宜林陡坡地绿化修复,破解林地耕地犬牙交错难题。

为试出成效,前期,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指导河源东源等试点地区编制试点方案,探索“山上”换“山下”林耕布局优化、“多田套合”、“补充耕地+”等实施路径。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方面表示,将指导各试点扎实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整治,久久为功,逐步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结合耕地保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陈伟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