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造”再进阶,逐梦“空天”向未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南方+
05-16 08:51
收录于专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步入亿航智能展厅,一架架自主研发、外形酷炫、功能各异的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映入眼帘,让人仿若置身“天空之城”。

走进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近距离了解运载火箭生产、试验、总装测试等工作,憧憬未来的“上天”之旅。

5月14日—15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访广州多家企业,现场见证了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的研发成果及应用场景,探寻广东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低空经济崛起

“空中出租车”集齐适航审定“三证”

随着螺旋桨嗡嗡转动,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轻盈升空,有序在城市上空飞行,到达目的地后,稳定悬停、缓缓降落……这样的场景,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作为一家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智能”)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各种自动驾驶飞行器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空中交通(包括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应用领域。

2023年12月,亿航智能开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并完成商业首飞演示与交付。

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亿航智能集齐“三证”,意味着载人eVTOL向商业化运营时代迈进。“今年,亿航智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期。”亿航智能联席首席运营官王钊表示,载人eVTOL可以应用于包括文旅场景、交通场景、应急场景等一系列场景中,“最重要的主应用场景,也就是‘空中出租车’。”

“今年我们计划在广州、深圳、合肥等地率先推出‘空中出租车’,打造低空经济的‘样板城市’。”王钊说,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在全球完成超过4万架次的安全飞行,飞行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15个国家。“相信经过几年的发展,‘空中出租车’会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飞起来。”

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汇天)同样在低空经济领域大放异彩。前不久,小鹏汇天的eVTOL旅航者X2首次横跨珠江、飞跃广州CBD,将地面半小时车程,缩短到空中的仅需6分钟。

“在广州CBD试飞成功,意味着产品具备了在城市飞行的能力和安全等级。产品开发出来能够满足城市飞行的需求,才能够真正走到老百姓心中。”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说,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实现常态化的运营。

仇明全介绍,旅航者X2是由小鹏汇天自主研发生产的两座载人飞行汽车。今年1月,旅航者X2正式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成为国内首款提出申请并成功获批的有人驾驶eVTOL产品。

小鹏汇天eVTOL旅航者X2。

截至2024年4月,小鹏汇天共申请专利近700项,发明专利占比70%。申请专利的技术主要布局在动力三电、自动驾驶的感知避障、飞控与定位、整车(机)结构、新工艺材料、智能座舱和通信领域。

放眼全国,粤港澳大湾区是低空经济的先行者。其中,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布局较早,现有相关企业300多家,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覆盖产业上中下游,呈现多元化、特色化、细分领域龙头集中、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趋势和特征。

全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如黄埔区推出首批11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和首条城市血液标本低空配送快线,南沙区初步搭建无人机一体化管理平台,番禺区大学城建设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

商业航天探索

“广东造”火箭实现航班化发射

卫星也可以“买座位”?当前,广东正在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点燃商业航天发展引擎。

位于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是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基地,填补了广东在航天制造业上的空白。

中科宇航。

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平台,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12月,致力于太空科技探索和空天飞行器研发集成、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提供宇航发射服务。

“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总装测试等工作。”中科宇航副总经理李秦峰介绍。

从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实现零的突破,到具备年产30发的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能力,中科宇航正在形成高密度、航班化发射的能力。“通过批量化生产和精益化管理,中科宇航大幅提升装配效率,有效缩短发射周期,正瞄准低成本航班化推动我国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新时代。”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副总师项泽斌说。

项泽斌描绘了航班化发射的情景,火箭公司公布发射日期后,卫星可以像“乘客”一样买“座位”,持“火箭票”乘着火箭发射升空。“今年计划共发射6发火箭,目前各发火箭的‘座位’正在有序发售中。”

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主”,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在南沙的落成,宣告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投产运营,将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汇集南沙。

谈及“落户”原因,李秦峰表示,南沙位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交通便利、出海便捷,而且工业用地较为丰富,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海上发射,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平台和空间。

“聚焦高质量发展,我们力争把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系列化运载火箭产业基地。”李秦峰表示,在政府的指引和支持下,将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的聚合带动效应,牵引上下游相关的宇航企业落地,将航天产业打造成为广州的一张新名片。

如今,广州商业航天产业已汇聚中科航宇、吉利航天等航天领域头部企业,以及海格通信、中海达、杰赛科技等国内卫星通信、卫星终端及应用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骨干企业,形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新格局。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