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敢做梦,立潮头,广东高质量发展正在进行时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3-12-31 23: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放弃“铁饭碗”、捧起“泥饭碗”的大湾区“新农人”

2023年初,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6月,广东省委作出“1310”具体部署,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施工图、任务书。深化改革开放,立定时代潮头,广东前进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在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穿梭45·身边故事会”活动第九场上,三位嘉宾通过讲述亲历经验,让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变得更加可感可知。

放弃“铁饭碗”、捧起“泥饭碗”的大湾区“新农人”

江门市新会区葵乡柑普茶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钊从小对农业感兴趣,梦想拥有自己的农场。大学时,他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他到香港渔农署工作三年,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朋友们对新会陈皮的喜爱,让香港青年梁伟钊看到机遇。于是,2013年,他辞掉公职,返回故乡江门新会,选择做一名大湾区“新农人”,种新会柑、卖柑普茶、做新会陈皮。

2015年,梁伟钊才赚到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他放在店中用来自饮的一瓶小青柑,因味道香甜、饮用方便,引起一家前来拜访的茶企注意,当即签下20吨的加工订单。梁伟钊没有把资金用于扩建厂房。他想,要做长久生意的话,需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生产原料有保证,客户才会更有信心。他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新会柑,如今拥有六个柑园,总面积大约300亩,平均亩产达6000至7000斤。

2019年,短视频平台越来越火,梁伟钊尝试拍摄一些农村生活场景剧,将新会陈皮这一元素融入,“试水”效果不错。其中,有一条视频播放量达60多万。他开始逐步转变销售模式。2020年,梁伟钊第一次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一个星期后,营业额有一万多元。他觉得“这个生意有得做”,便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如今,该团队已有10人,都是回乡发展的年轻大学生,电商销售额也占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

柑普茶和陈皮是传统农产品,普及范围并不广。有个情景令梁伟钊印象深刻:十年前,他给北方客户推广柑普茶,客户收到后,把茶叶倒出来喝,剩下来的果壳拿来当烟灰缸。在做推广时,他还发现,柑普茶市场认知度低,虽然品质好,但很难卖出去。因此,梁伟钊坚持讲解柑普茶和陈皮文化。

“我们是比较早做小青柑的企业。记得2015年,整个新会不超过十家工厂在做,我们是前五家。到2018年,整个新会的茶厂已经有两三百家了。”梁伟钊介绍,其公司每年会聘用超过100个农村妇女到工厂生产小青柑、新会陈皮,每个人可以有1到2万元左右的年收入。他觉得,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条件非常好,给有志回乡创业就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大量支持。

“我回乡创业时才20多岁,差不多是陈皮行业最年轻的人。”梁伟钊看到,最近几年,不少“95后”甚至“00后”都加入到这个传统行业里。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新思维、新销售模式,助力新会陈皮和陈皮文化走向更远之地未来可期。

从合资企业到打造自主品牌的“广汽制造”

范禹是广汽集团的“90后”职工,也是广汽研究院团委委员、基层接待讲解员。作为广汽科技创新的一扇窗口,他在一次次讲述企业高质量发展故事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

1997年,当广州与法国标致合作失败时,很多人都说:“做汽车,广州不行!”

“但我们坚信,广州一定可以造出自己的汽车。敢做梦,就要敢拼!”范禹介绍,建成生产线,难度最大的是清理热风循环管道,大家钻进仅容身一人的细小狭长管道中,全身上下都会黑透、湿透。出来后,每个人的衣服都可以拧出半桶汗水。经过艰苦拼搏,1999年,第一辆与世界同步的雅阁轿车顺利下线,证明广州可以造车。

2012年底,成立已经4年的广汽传祺还在亏损。造型突破不了,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但决定新造型的伺服压力机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无路可走。广汽集团开始编织一个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梦想。工程师在高温、高空的环境下,连续工作九天,最终,经过反复优化和验证,终于找到理想设计方案。

“就拿昊铂Hyper SSR超跑来举例。”范禹指出,此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从静止到100公里加速仅需1.9秒,是中国提速最快的纯电动跑车。这1.9秒背后,有无数个工程师的不懈奋斗、大胆创新,弯道超车才最终得以实现。

今年5月,范禹在广东中山一所学校进行宣讲后,有几位同学找他合影,表示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故事让他们备受鼓舞,希望长大后也能自主设计汽车,这令范禹深受触动。他希望更多人能够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一条鱼、一只鸟、一艘船背后的振兴密码

潘锦辉是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璜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他的家乡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璜矶社区,是名副其实的岭南水乡。这里的振兴故事,要从“一条鱼”、“一只鸟”和“一艘船”讲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璜矶社区开始出现第一批鱼苗场。当时,市面上常见的乌鳢鱼苗只能长到两三斤重,肚子大、脂肪多,口感也不好。为此,璜矶社区从鱼苗研发和培育入手,打造出山东公杂交鱼。

通过杂交得到的鱼苗,抗病毒能力强,生长到四五斤仍保持着细长身形,在市场上打响名声。2022年,璜矶的鱼苗总产量达到21亿尾,一亩鱼塘的利润可以达到10至20万元。产业的兴旺,让更多居民看到希望,鱼苗孵化培育的队伍不断年轻化,平均年龄从50多岁下降到42岁。

搞水产养殖,如何同时保障生态环境?在璜矶社区的河堤塘基里,长着一片连绵茂密的簕竹林,吸引数以万计的鹭鸟世代繁衍。

潘锦辉表示,该社区每年对竹林进行定期维护,建设环绕鹭鸟天堂的环形水道,并投放鱼苗,在给鹭鸟充实“粮仓”的同时,消耗水体有机肥,避免水体恶化。如今,鹭鸟栖息范围核心区的面积达到70亩,“鹭鸟天堂”万鹭齐飞的美景成为一绝。

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居民们的文化生活自然也要丰富起来。多年来,举办农艇赛事的传统,让璜矶人深谙龙舟运动的技巧。璜矶社区水深和宽度恰好的水道,也为龙舟运动提供条件。

2015年,璜矶社区发起成立青年龙舟队,定期开展扒龙舟健身活动,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丰富社区业余文化生活。2017年,在乡贤的支持下,青年龙舟队开始以俱乐部的形式运营。队员们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即便奖金不多也全力以赴。

“这种热情来源于大家对龙舟的爱好、对文化传承的责任,还有对我们家乡璜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龙舟文化让居民更团结、文旅产业更兴旺。”潘锦辉提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璜矶社区还在密集出招。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