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师学语文 | 语文课,怎样“听”更有效
胡立根
04-29 18:06

数学课缺了几节课,非补不可,语文课缺了几节课,似乎关系不大。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语文课到底有多大价值?或者说,语文课是否非听不可?其实,并非语文课价值不大,而是老师的上课方法不对,或者说是学生的课堂参与方式不对。我这里说学生的课堂“参与”,没有用“听课”这个词,还将标题中“听课”的“听”加了引号,是因为“课”不是用来“听”的,尤其是语文课。

同学们到学校主要不是来“听”课的

同学们到学校来,主要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来学习的。学校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听”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方式。

人的主要学习方式随着成长阶段的不同而更新。当我们刚从娘肚子里出来,还听不懂人类语言,我们也要学习,那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能听懂人类语言了,虽然还需要模仿,但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进化到了“听”,听爸爸妈妈说话,听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说话,通过“听”来输入信息、吸收知识。当我们进到学校,读完小学三年级,基本的汉字认识了,基本的书面语言懂了,言文转换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主要学习方式就不能停留于“听”了,虽然说此时固然还需要大量的“听”,但主要的学习方式应该由“听”让位给“阅读”了。

如果这个阶段的学习方式还以“听”为主,那就与文盲差异不大。而且“听”虽然很有价值,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听是被动的,同步的。听是不可反复的,也不能暂停,因此也就无法深思。尤其是当我们听不懂的时候,只能不懂装懂,可是后面的内容都和这“不懂”的相关,于是后面就跟不上了,人们常说的上课“跟不上”,就是这个原因。“阅读”则刚好相反,它是主动的、不同步的,是可以反复可以暂停的,可以停下来深入思考的。读不懂可以反复,可以查阅资料,可以求助他人,直到弄懂了再往前走。所以,我们在学校的主要学习方式,应该是阅读,听、问、交流都是辅助方式。

语文课更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阅读、写作、感悟、思考的。如果这堂语文课,学生主要是在听老师讲,那基本上是低效甚至可能是无效的,实际上就是负效,因为它耽误了我们的宝贵时间。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在忙碌,学生在工作,在干活,在阅读,在思考,在交流,在写作。我国古代私塾时代,将学生去上学叫做“念书”,而不是去“听课”,“念书”这个说法虽然也很不全面,不科学,但比起“听课”的说法来,也许更能反映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本质。

必须带着三样东西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不是知识传授型的课堂,而是实践性的课堂,中学尤其如此。因此听课之前先要有我们自己的实践。比如阅读课,如果我们没有事先阅读课文,这样的“听课”基本是无效的。

这有几个因素。一方面,先有阅读,才有思考,才有疑惑,才能有针对性地听课。真正优秀的教学,优秀的课堂,都不应该重复教材,老师的讲,应该是帮同学攻破难点、解决疑惑,或者是提供不同的解读思路或结论以刺激大家的思维。如果你不事先阅读相关文本,你就没有听课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听课的资格。另一方面,语文教材里面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文质兼美的典范诗文,但就具体某节语文课来说,总得有所侧重,往往只是解决其中的某个重点问题,服从于某一相对单一的教学目标,如果不事先认真读几遍,只是上课听一下,那就相当于碰到满桌佳肴,你只是听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只尝了一口,甚至连尝都没有尝,就倒掉了,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图源:图虫创意

所以,要坚持在老师上课之前认真读几遍课文,甚至宁可不听课,也要先将文章读完。

课前读文章,要保证“三读”:

一是完成基本阅读。例如把握文章大意,理清大致思路,标出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生词,积累妙词佳句等等。

二是读出味道。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很有味道,我们要努力读出来,发现味在何处。当然有时可能实在读不出味道,这可能是文章的确没味,但更有可能是我们没有发现它的味道。

三是读出问题。这一步可能更重要。在前面几讲中我们提到,阅读是“一场自问自答的游戏”,说明发现问题是真正阅读的开始。一旦在初始阅读中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困惑,这些困惑,这些问题,就可能是我们课堂的增长点,是我们课堂要解决的问题,这时的听课,才有针对性,这样的听课,才会轻松有效。例如初一课文《秋天的怀念》,文章结尾说,“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些花就懂了呢?他们到底懂得了什么呢?再比如高中课文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作者为什么说是“三杯两盏‘淡酒’”,为什么“雁过也”她会“正伤心”?又为什么说“却是旧时相识”?尤其下阕,诗人说“守着窗儿”,为什么要“守着窗儿”?“守着窗儿”干什么?如果日子难挨,一般都说“一夜难得天亮”,诗人怎么说“独自怎生得黑?”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听课,就能始终处在思维状态。

语文“听”课五字诀:证、思、问、悟、仿。

语文课的“听”应该做到五个字:证、思、问、悟、仿。

首先是“证”,就是印证,即拿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相印证,我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证明了自己思维的正确性;如果不同,那就要问一问,是老师理解对还是自己的理解对?或者是不是有多种理解?如果是自己的理解不对,问题出在哪里?

第二是“思”。一定要记住,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的话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严格地说,中学语文课堂,没有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的知识。听语文课,主要不是听老师对课文解读的结论,而是要思考,老师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合理吗?他有其一,我是否还能有其二?如果某个语文老师只是教你结论,不能引发你思考,不教给你思维的方式、角度等等,那这样的课价值不大,你不如埋头去看你的书。尤其在强调深度学习的今天,更是如此。所谓深度学习,就是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专家结论,而要学习专家思维。

语文“听”课的“思”,更强调“主动”“深入”。数学物理课,你不得不深入思考,它有严格的逻辑推理在,你不深入思考,玩不下去,得不出结论;数学物理的答题,不懂就无法下笔。但语文不是,不主动深入思考,好像照样可以往下走,如读小说,可能只追情节,读小品,可能只记知识。很多文章,读完了,好像都懂了,但可能实际上根本没懂。语文答题,知道不知道,似乎都可以写上一大堆。语文学习最容易自以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思”比“读”更重要。“读”可能只是纯粹的输入,思维才是加工,才是建构。语文学习层次越高,“思”越重要。“思”会推进阅读,思而不解,则要去寻找答案,从而更广泛阅读。

第三是“问”。我们是带着问题、带着困惑进入课堂的,“问”就成为语文课堂的必然行为。前面我们讲到了“审问”对于语文学习的价值。强调“问”实际是在逼迫我们主动思考,有思考,才会有问题。这里讲的“问”,实际是指由学生主动发起的与老师之间的思维交流,这种交流可能呈现在口头上,但我们的课堂没有那么多直接提问的机会,所以这种“问”,可能更多是与老师潜在的思维对话,就是我在心里向老师提出问题,看看老师的讲课能不能回答我们的困惑,如果不能,那就再直接向老师提出来。真正的听课高手,可能课堂没有说一句话,但在他的思维中,他始终在和老师对话,他带着问题听老师的课,老师的提问他在自己心里解答。进入和老师潜在的思维交流,才是“听”的最高境界。

第四是“悟”。这个好理解,就是从老师的思维方式、方法和角度,从老师精彩的解读中,悟到某些方法,甚至悟到语文学习的真谛。“悟”字在语文学科这里可能也比其他学科显得更重要一些。因为像数理化这些科学类学科,它们靠严谨的逻辑推导;语文学习更偏艺术性,艺术的东西,“悟”的因素会更多一些。

第五是“仿”。优秀的语文老师,课堂的言语、行为有很强的示范性。有的老师的语言,一堂课下来,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或者像一篇严谨的论说文;有的老师声音腔调语气,很有主持人风范;有的老师书法很有功底或潇洒飘逸。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仿效对象。


胡立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库第三批入库专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编辑 郑艳艳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胡立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