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年,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两个珍贵瞬间——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了解当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情况。在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察看。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2014年3月29日,德国杜伊斯堡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终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这里。三声锣响后,从中国重庆始发的列车满载着货物缓缓驶入。
十年多次考察过问,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条铁路为何如此关心?
“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杜伊斯堡港提出殷切期待。
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将中国内陆腹地与欧洲的铁路货运时间从40多天缩短至10多天。
2016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果园港考察,听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等情况介绍。听说“渝新欧”国际铁路沿线国家实现一次报关查验、全线放行,他赞赏“挺好”。
3月7日,一列满载机械设备、整车及零部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2016年,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对班列命名,“渝新欧”更名为中欧班列(重庆),后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共建共享,品牌正式统一为中欧班列(成渝)。如今,以团结村中心站为主要到发点,中欧班列(成渝)稳定运行线路超50条,辐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城市。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十年间,无论是在考察时还是在出访中,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中欧班列运行情况,多次强调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彰显了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与决心。
十年迅速发展,今昔对比跨越有多大?
今天的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堆积如山,橙色龙门吊起降不停,转运货车来往穿梭,拥有员工及装卸工600余人,年办理量达70万标准集装箱。
3月7日,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的海关监管区,工作人员将通过中欧班列发运的货物清关后装上货车运往编组站进行编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团结村中心站从默默无闻的小站,成为颇有名气的枢纽,运送货单从“品种单一”变成“门类齐全”,装载情况从“有去无回”变为“满载而归”,线路数量从“连点成线”发展到“织线成网”。
从中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等53大门类、5万多种商品;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品类也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等多种商品,运送货物价值累计超3400亿美元。
成都、郑州、义乌、西安……越来越多的城市陆续开通中欧班列。截至2024年3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8.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2个城市。
2023年9月15日,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江苏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贺信中提到,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年迅速发展,展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坚定立场。
中欧班列,不仅仅是一趟趟列车,更代表着开放合作的思维。
总书记此次考察所来到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不仅是中欧班列的始发站,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始发站,是我国西南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枢纽。园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满俄、渝甬四向国际班列开行线路62条,辐射112个国家的503个港口。
跨越山海,御风而行。一列列“钢铁驼队”,打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空间,共绘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美好图景。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