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地球能源前沿论坛在武汉举办

读特新闻记者 马扬洋
2024-04-22 20:1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来自国内外9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的7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国际特邀报告吸引线上参加14000余次。

4月19日至22日,首届地球能源前沿论坛在武汉举办,此次主题为“地球能源勘探开发机遇与挑战”。论坛旨在推动地球能源相关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促进地球能源科研工作者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科研水平。来自国内外9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的7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国际特邀报告吸引线上参加14000人次。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煤、石油、天然气、水合物等化石能源是存储于地球的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需求增加迅速,能源供需矛盾也日渐突出,地球能源的高效勘探开发及存储利用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确保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地球能源的综合勘探与开发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相关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的积极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此次论坛的大会主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AGER)创刊主编蔡建超对读特新闻记者表示。

分会场专题交流现场

首届论坛共举行了36个大会报告、476个分会场报告、16个国际特邀报告及66个海报交流。其中大会报告主要围绕地球能源开发与储备、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石油与天气地质及油气田开发工程等四个方向举行;分会场报告主要围绕能源勘探、碳封存与储能、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方向开展了专题交流。

同时,论坛还举办了Computational Energy Science新刊揭牌仪式,期刊主编沙龙、地学能源类期刊发展及科技论文写作等报告交流和座谈会,会议交流论文还将参与论文大赛(Paper Contest)评比,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在AGER上发表。

“此次会议参会单位、参会人员及报告总数均超过了预期,通过论坛的形式,确实拓宽了交流范围,学者们的热烈交流与探讨启迪了参会专家的创新思维,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蔡建超表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梳理了当前地球能源勘探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了科学研究和能源生产中的热点和难点,成功将地球能源交流推向了新的高度,对我国地球能源勘探开发领域的前沿探索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大会主席蔡建超

蔡建超介绍,此次会议成功开启了“一刊一会”运行模式,“地球能源前沿论坛”将与AGER并驾齐驱,为地球能源勘探和开发的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具综合性、战略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高水平交流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会务组为同行奉献了“一本可以作为通讯录的会议手册”,汇集了500多位专家的简介,以期促进地球能源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学者互动交流,推进不同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跨学科合作。

据了解,首届地球能源前沿论坛由AGER编辑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石油圈等单位参与协办。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马扬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