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能克服曲麻莱的困难,那么人生所有困难都是毛毛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曲麻莱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一年中有11个月需要供暖,就在这个极度寒冷的地方,安家澍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曲麻莱分队队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
出生于2000年的安家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批00后”。在哈工大(深圳)本科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放弃保研资格,从南国鹏城奔赴雪域之巅。途中遇到过高原缺氧、气候恶劣、居住环境差等困难,即使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安家澍也从未后悔。在他的帮助下,曲麻莱县的孩子们接触到了更远更宽广的世界,“我有幸参与到支教工作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一批00后”踏上支教之路
2018年9月,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安家澍落地深圳,带着憧憬和期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学院开启大学生涯。“我选择来到深圳上学,其实就是想到外面看一看。”安家澍说。
来到深圳之后,令安家澍印象最深的便是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报到第一天,学校里就有很多学长学姐都在做志愿者,帮助新生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从那时起,安家澍便活跃在志愿活动之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活动“每次都能让我有所收获”。
毕业之际,安家澍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获得了保研资格。但一场研究生支教团组织的活动改变了他接下来一年的人生规划。“我通过学长学姐的分享,深入了解到他们在边远地区参与支教服务的经历,当然也想借这个机会,到青海看一看,用一年时间沉淀一下自己。”
在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后,安家澍决定放弃保研资格,到研究生支教团支教地、艰苦边远六类地区——青海省曲麻莱县参与支教工作。回想起做决定的那一刻,安家澍坦诚地说自己并不是毫无压力,“大家都按部就班地上学,就我走的路跟别人不一样。”
2022年8月,安家澍从深圳经西宁飞往玉树,落地后再换乘了四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到达了海拔4500米的曲麻莱县。在雪山、藏语环绕的新环境里,凭着内心的一股冲劲儿,安家澍开启了属于“00后”的支教之路。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
“老师,我们是兄弟”
事实上,这条支教之路走得并不容易。在安家澍拍的《我在曲麻莱》支教Vlog中,他直言最大的困难就是还不适应高原反应。刚到曲麻莱县,头晕缺氧是常有的事,他每走几步路就会大口喘气。再加上持续下雪的气候,宿舍供暖不足,他蹲在地上洗衣服也需要消耗大量体力。
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老师之一,安家澍负责两个班级共97名学生的数学和英语教学。第一个学期上的是网课,学生们需要借助手机上课,有些孩子因为家在牧区常常没有信号,迫不得已缺课。
偶然间,安家澍看见家长拍的一条视频:“我的学生为了上网课,要到室外找信号,当时已经很冷了,这个孩子坐在遍地是雪的山上,一手拿书、一手拿手机上网课。”10月的曲麻莱县风雪不停,这一幕让安家澍既震撼又心疼,他下定决心,要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
“我刚开始觉得自己面临着挺多挑战,但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连上课环境都如此艰苦,才发现他们面临的困难比我要多很多,太不容易了。”
支教的第二个学期,安家澍见到了和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初中学生。学英语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相对困难,如何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对安家澍而言,是新的挑战。他琢磨出一个法子:先自学一些藏语,让藏语成为当地学生学习英语的切入口,让他们不需要“拐着弯儿”来学习英语。“对很多学生而言,藏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第二语言,要用第二语言去学习第三门语言,确实比较困难。”安家澍每天上课前都用两倍的课堂时间备课,同时也学了一些常用的藏语方便给学生做类比,让他们理解起来更容易些。
安家澍的学生大约都在十四五岁,年龄最大的十八岁,他和学生相处起来除了是师生也是朋友。每当安家澍讲起在深圳的所见所闻,孩子们都会全神贯注地听他讲故事。
“‘老师我们是兄弟!’我的学生和我说。”安家澍永远都忘不了这句话。
在深圳发挥更大的志愿能量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支教团志愿者们常说的一句话。在亲身参与支教工作之后,安家澍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份量:“这一年让我终生难忘,这一段经历也成为了我人生中很宝贵的记忆。”
2023年5月,安家澍荣获第26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同年12月,安家澍当选2023年“深圳十大志愿者”,也是年龄最小的荣誉获得者。“深圳的志愿者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志愿服务,这样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他感慨道。
回到深圳后,安家澍一边在校做科研,一边参加深圳的各类志愿活动。“我把自己支教工作、志愿服务的成长和感动分享给了更多同学,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这也是我发挥自己更大能量的机会。”
深圳是一座平均年龄仅32.5岁的青春之城,也是拥有381万志愿者、开放包容的志愿者之城。“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当志愿者”。安家澍发现,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深圳。在这片充满生命力与机遇的土壤里,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此追逐梦想,也有越来越多满怀热血的年轻人不断充实着这座城市的能量。在安家澍看来,湾区青年最突出的特质是创新和务实,“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我想多接触、多感受、多体验,成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做一个永远创新、活力向上的湾区青年。”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41
看看走走
01:19
#读特小记者#女儿邻居准备去拍个婚礼,结果呢碰见了一个疯子,幸好警察出动了才避免了闹剧的发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