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柳等清明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各地的清明限定美食也在这时端上桌来:江南一带流行吃青团;广东、福建等地有吃清明粿的传统;来自北方地区的人们则偏爱寒食燕......无论哪种食物,都传承着古老的味觉记忆,也丰富着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虽身处大都市,但透过那些包含着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美食,我们得以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古人品味一脉相承的清明味道。
邓家传文糕点
客家人清明会吃清明粄,也称药粄、青粄,粄是一个大家族,以米粉为基础原料,加入各种各样的草药植物,用艾叶做的是“艾粄”,用苎麻叶做的是“苎叶粄”,用鸡屎藤做的是“鸡屎藤粄”。
在深圳想要吃到地道的清明粄,不妨去邓家传文糕点转转。鸡屎藤、起糕、红白馅粄......光是看一眼菜单上这些很少听过的名字,就知道这家店不简单。深藏在盐田四村的邓家传文糕点已经开了有30多年了,店铺年纪超过好多深圳年轻人了。多年来,店里所有糕点都坚持全手工制作,款式也很传统,就是各种客家风味的粄和糕。
老店没有华丽的装修和包装,一切都很简朴。但糕点用料毫不含糊,每一个都很扎实,还有芝麻、花生、糖等不同口味的馅料选择,可甜可盐。
简简单单的鸡屎藤粄最能见功力。他家的鸡屎藤粄都是拿新鲜的鸡屎藤叶当天现做的,外表绿到发黑,朴实的外形难掩内里透出的幽幽药草香,吃起来超级Q弹,和清明节的适配度100%。
糯米糍是他家招牌,薄薄的白色外皮之下,包裹的是满满的馅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连皮带馅儿咬一口,满嘴生香,小胃口妹子吃一个就能顶饱。
📍地址:
东海道盐田四村126号新港超市后身一楼(盐田店)
南头古城中山南街73号(南山店)
长巷茶菓坊
小巷密布的大鹏所城里,不少传统小吃店栖身其间,比如长巷口的长巷茶粿坊,就是一间可体验茶粿类非遗糕点的小馆。
茶粿与大鹏节俗息息相关,如清明食艾粿,十月吃糍粑,因此品种众多。艾粿少见的分了咸甜口,甜是红豆味,咸是特别的海鲜鲜香。白胖的糍粑里,花生碎和芝麻满满当当。
具有特色的花生糕,端上来热气腾腾一大盆。它是将花生炒熟磨粉调浆,蒸制而成。用竹签挑着吃,翻弄时就能闻到浓郁的花生香,吃起来更是香甜细滑。
📍地址:大鹏新区大鹏所城东城巷007号101号
潮汕小吃棉湖春卷
这家小吃店就大剌剌坐落在人来人往的华强北,走过路过只要瞅上一眼,就心领神会——是“胶己人”没错啦!
炸香芋片、炸番薯片、炸芋头、萝卜丸、春卷......清一色的潮汕小吃,轻易就能勾起潮汕人对家乡味的想念。
老板是普宁人,摊位上的各种豆腐品类繁多,口味也都有老板的家乡做保障。五花八门的炸物中,炸香芋片以较低的存在感赢得了超多的“惊艳”评价。酥脆香甜,一口一片简直停不下来。
各种粿类也是摊位上的大主角,粉果、肉粿、无米果......口味繁多,品类齐全,点上几个,丢进油锅里一炸,捞出后就自动裹上了一层浅黄色的外纱,好看又好吃.
春卷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是只有清明的春卷才最契合这个“春”字。
豆皮做外衣,内里填上清甜的马蹄、翠绿的蔬菜,加上一点胡萝卜丁,过油炸好捞出,甜、脆、鲜、爽各种口感在嘴里一起迸发,没有人能拒绝这口美味!
📍地址:福田区华发北路中电迪富大厦F33号
汪记意中酥
这是一家中式传统糕点店,一进门就被一股烘焙的奶香味包围。老式的玻璃柜台上,堆满了桃酥、绿豆饼、蛋卷、枣糕等传统点心。
店里最近正在售卖应季的青团,共有黑芝麻、蛋黄肉松、紫薯和红豆四个口味供选择。与常见的青团不同,他家青团个头比较小,还是方形的,两口就能吃完一个。
好看又好吃的绿豆糕,也是清明常吃的点心。这家售卖的绿豆糕都印着店名,古香古色很精致。共有原味和蔓越莓味两种口味,吃起来冰冰凉凉,口感超细腻,细细品咂,其中既有绿豆的清香也有一股浓郁的奶香。捻一块绿豆糕,喝一壶春茶,是再好不过的享受了。
📍地址:福田区华发北路36-1号
荷花市场
作为以潮汕特产丰富出名的菜市场,罗湖荷花市场的节气感里,揉入了更多乡情和记忆。
包裹绿豆饼的桃红纸,和时令八节必备的红桃粿一样鲜艳喜气。网上小有名气的“荷花市场绿豆饼”,就在市场端头的一家潮汕特产店里,时常有人特地跑来,捎上十几筒做手信。
年年艾草绿泛香。除了制作艾薄餐、艾粄,可泡茶、煲汤、煮粥的艾叶,清明那是离不开一点点哇。
市场里还有各种地道的粿条、丸子、小零食……潮汕人的DNA,动次打次了!
📍地址:罗湖区黄贝路1008-9号
盒马鲜生
谁还没吃过新鲜的青团?绿油油、圆滚滚的青团自带草木清香,集软、糯、香多种滋味于一身,一口就是半个春天。
江浙地区老字号的青团品牌有不少,但盒马工坊的青团胜在一个方便易得。他们在保留肉松、豆沙等传统口味的基础上,还开发了诸如榴莲、巧克力、笋干菜、腌笃鲜等新口味。
豆沙馅是经典口味,甜滋滋、糯叽叽,放大了青团皮的清香和甜美。榴莲馅料比较饱满,青团的外皮搭配起来融合度也不错,冰冰凉凉,香香甜甜,很清爽,是老少咸宜的口味。笋干菜青团甜中带咸,能接受这种融合口味的人不妨尝尝鲜。
来源:深圳Plus
作者:秦瑶 程旭薇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9月5日,作家易中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文,希望网友帮忙寻找两个曾在地铁上读书的男孩。他想请他们看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参加电影的首映式,而其中一位小男孩就来自深圳。万能的鹏友们,如果你们认识这位2023年3月16日在深圳地铁5号线读《曹操》的小男孩,就快来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的线索吧!提供有效线索的鹏友将获得读特新闻送出的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哦! 【本期话题】#帮易中天寻找深圳小孩哥#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关于在深圳地铁读《曹操》的小男孩的线索,核实有效即可获得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领奖信息,请注意查收。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49
探访“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一一南山科技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2025年9月6日拍摄于南山科技园,该科技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硅谷”。初期11.5平方公里,现扩展至超400万平方米,涵盖研发、商务及配套服务。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核心,形成世界级技术创新高地。成为科技部六大“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 先后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企业陆续入驻,总部大楼相继建成。及其新增金地威新中心、汉京金融中心等甲级办公楼,产业空间持续升级。 以不足深圳0.6%的面积创造全市11%的GDP,单位面积产值全国第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荣誉。2024年南山区GDP突破9000亿元,科技园为核心引擎。#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