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孔特别说 | “泡面味大”“座椅戴套”……别把问题抛给高铁乘客

读特评论员 孔盼成
07-22 18:01
收录于专题:晓孔特别说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要用切实行动给旅客吃下“定心丸”


本期说什么?


高铁上吃泡面味道太大,想劝乘客别吃?我看最好的办法是先把高铁盒饭的价格“打下来”!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晓孔特别说》。

这两天12306“忙坏了”。先是有传言说高铁上要禁止吃泡面,还有网友说,高铁座椅不卫生容易传染皮肤病,因此“一次性座椅套”卖爆了。对于这两个事,12306官方先后都做了回应。不过,这个回应并没有解决乘客心头的顾虑。今天咱来特别说说是因为什么。

泡面争议和座椅套现象其实折射出的都是公众对于高铁出行舒适感和卫生状况的关注。

针对网传的高铁不让吃泡面的说法,铁路的书面指南和客服回应是存在细微差别的。

总结来说,就是高铁没有禁止食用方便面的规定,但客服回应说因为气味重,“建议”别吃。

高铁泡面的味道到底大不大,车厢内的旅客能不能忍受,这些都是个人主观层面的判断。公众和铁路方面都无法以此为依据来对“高铁上吃泡面”作出是与否的定论。不过,谜底就在谜面上。几十年如一日,泡面依然是当前旅客出行最为常见的自备食物之一。为什么?就因为它便宜又方便。

如果泡面味道大,那就应该完善乘务服务加强引导,让需要食用泡面的乘客前往餐车等指定场所就餐。另一方面,铁路方面也应该提供菜品更加丰富且价格亲民的高铁餐食,从而减少乘客自带食物不可控且加重清洁负担的现象。和几块钱解决出行就餐的泡面比起来,动辄几十元起步的标价且品种单一的高铁盒饭,实在让乘客望而却步。

面对“该照顾鼻子还是照顾嘴巴”的问题,铁路方面如果单纯靠建议别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反而会被网友质疑“禁止吃泡面难道是想推销高铁自己卖的食品吗”。

同样的,针对“一次性座椅套热销”现象,12306的说法也并不能解决乘客的卫生焦虑。电商平台上一些店铺售卖的一次性座椅套销量惊人。可见这不是简单个例,而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依据铁路方面的说法,高铁座椅套的更换周期一般是120~180天,如果出现脏污和破损状况会及时更换。

在人流如此密集且常见不文明乘坐现象的车厢环境里,却有着长达半年的座椅套更换周期,从旅客角度去看,也难怪会觉得可能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快速出行和中长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如何让高铁出行更加舒适更加卫生,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铁路方面在推进完善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如遇争议问题,应该首先着眼公众实际出行需要,来分析问题要害,优化服务供给。类似“建议别吃泡面”和“旅客可以自行准备座椅套”的回应,多少有些“扔掉烫手山芋”的味道。最佳的解题之法,理应在于高铁乘务的规范建设和服务改善,用切实行动给旅客吃下“定心丸”。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评论员 孔盼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