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2月16日,鲁迅在广州,收到李小峰从北京寄书一包5种。17日,上午叶少泉来访。收到司徒乔信、许季市信、毛瑞章信、许羡苏信、李霁野等人来信。
18日,鲁迅应邀赴香港讲演。为便于清晨上船,故前一夜宿上海旅馆。清晨上小汽船,叶少泉、苏秋宝、申君及许广平同行。午后抵香港,寓青年会宿舍。当晚9时发表题为《无声之中国》之讲演,由许广平翻译成粤语。
《无声之中国》讽刺意味颇深,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记录稿后收入《三闲集》。
鲁迅《三闲集》
19日雨,下午继续演说,题为《老调子已经唱完》,仍由许广平翻译。
老调子已经唱完,但它仍然可以唱下去。鲁迅说:“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老调子已经唱完》记录稿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鲁迅《集外集拾遗》
20日,星期天。晨同许广平上小汽船返粤,午后回中山大学。得章矛尘信二函、谢玉生信、杨立斋信、成仿吾信、林次木信、梁君度信、许季市信。
下午许广平陪同许季市来,晚往一景酒家晚餐。许寿裳因鲁迅推荐,任中山大学预科教授,19日已抵广州,住旅馆中。鲁迅从香港讲演归来,即迎其往中山大学同住。
成仿吾著《流浪》
成仿吾原名成灏,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组建创造社。1926年任教于广东大学,兼黄埔军校兵器处代处长。
21日,午后开第三次教务会议。何思敬、费鸿年来。晚同许季市、许广平至国民餐店夜餐。收到许钦文所寄小说4本。
何思敬,出生于浙江余杭,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27年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兼院长。费鸿年,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动物学系,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广东大学教授兼生物学系主任。
22日,复许声闻信、李霁野信、梁君度信、杨树华信。同许季市、许广平至陆园饮茗。往公园。至大观茶店夜餐。收到台静农信并书籍发票等。
23日下午,收到未名社所寄书13包。同季市、广平往市夜餐。
鲁迅此时在广州筹办北新书屋,代售北新书局和未名社书籍,故嘱未名社寄书来。此后陆续收到北新书局和未名社所寄大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