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时不我待。2月18日,龙年新春首个工作日,广东“新春第一会”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吹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硬道理”的冲锋号。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深信院”)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促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办学优势,瞄准新质生产力,积极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强芯铸魂”进程和深圳“双区”建设,坚定走“专精特新高”建设之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创新引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深信”力量。

深信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信院供图)
“专”求育英才
擦亮信息底色 培育新质生产力
开设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物联网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50个专业,其中有30个属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类;依托上述专业构建的6大专业群精准对接深圳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联合名校名企共建8个新型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翻看深信院的专业介绍,会发现有着极强的信息特色。近些年,深信院秉持“国家所向、产业所需、院校所能”的理念,擦亮专业信息底色,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近年来,该校近200位学生获得行业顶级的HCIE、RHCA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以及受社会认可度较高。
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数智融合赋能全部专业。近三年先后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和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
“精”做细文章
实现精准育人 培养高水平人才
如何培养适应ICT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
深信院在“精”字上文章,在育人模式上“精准”适应产业数字化,不仅深度服务大湾区万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试验探索中突出工程教育,推动鲲鹏鸿蒙、麒麟信创等自主可控技术第一时间进入教学。同时通过与中国电子、华为、腾讯、汇川等知名企业共建高等工程师学院、产业学院、先进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实现校企精准合作育人。
在教学模式上“精细”适应学生发展,不仅创建素质赋能中心,开设近200门综合素养提升课程,还对英语、数学等课程进行分层分模块教学,此外,还创新“特色班+强基班”模式,开设腾讯“腾飞班+腾实班”、华为“鲲鹏班+鸿蒙班”,实现精细培养。
而得益于在产业技术研究上坚持“精深”,近些年,深信院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应用研发领域成效显著。学校连续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获省科技奖4项,2023年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科睿唯安发布的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中国内地率先上榜的职业院校。
“特”驱快发展
实施“强芯铸魂” 服务国家战略

深信院学生有丰富的实验实训机会。(深信院供图)
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职业教育?深信院始终坚持心怀国之大者的战略格局和洞察产业前沿的战略眼光。
为此,学校立志推进电子信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自主培养,针对信息技术“卡脖子”领域缺“芯”(芯片)少“魂”(核心软件)的困境实施“强芯铸魂”工程,在特殊领域和特殊岗位人才培养上走在全国前列。
在“强芯”方面,深信院不仅拥有产业级芯片封测生产性实训中心和全国仅有的集成电路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还构筑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芯”平台,主攻芯片测试与封装,培养芯片制造业急缺人才;依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微电子专委会,为全国培训集成电路专业师资近3000人。
在“铸魂”方面,创建全国首家以全面国产工业软件为底座的智能制造场景化生产性育人平台,联合20多家国产工业软件头部企业和首批开设工业软件技术专业的30多所职业院校,成立工业软件职业教育集团,依托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DISA)深入开展数字化国产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和应用研发,培训了200余名国产工业软件专业师资,并联合开发课程、教材、案例、竞赛项目等,解决国产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无可学之课程、无可用之教材、无善教之教师、无实践之环境”的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深信院还主动作为,在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领域积极发挥对外辐射作用。如学校与香港都会大学合作,推动粤港澳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对接,实现学分、学历和技能等级互认互通;在香港成立首个ICT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进国产自主可控ICT技术课程进入香港的中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建设6个ICT国际学院并招收留学生,推动“教随产出、职教出海”。
“新”赋大活力
攻克关键技术 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何担当高职院校使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信院建设“深信创新港”和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半导体先进制造、激光精密加工、氧化稼制备、SOC测试装备等8大中试研发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与产业化研究,为企业的技术攻关打牢坚实的创新根基,带动一批深圳企业迈入发展“快车道”,累计实现经济效益50多亿元。如其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助力深圳海目星公司成长为全球先进的激光制造头部企业。
与此同时,深信院不断打造产教科融合新生态。2023年,学校联合中国电子、北京理工大学共同成立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与华为、哈工大(深圳)成立国家工业软件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推动产教科融合更加走深走实,全面提升服务产业科技创新的能级。学校产教科融合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高”上创一流
做实发展内涵 迈向“世界一流”
深信院聚焦教师队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等关键点,高起点、高质量做实发展内涵,推动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深信院拥有一支博士化程度高(专业课教师69%为博士学历)、“双师型”教师比例高(96%)、获行企高端认证比例高(信息技术类教师80%)、科技研发服务能级高的卓越教师队伍。
学校创新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注重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性、贡献度和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同时,打造学者、名师、卓越双师、优青教师分类发展培养体系,跨学科组建教师特战队。此外,还与头部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共研专业标准、共编教材,培养教学资源转化专家和数字化场景建设行家。一系列创新举措下,人才活力被激发,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有底蕴、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构筑起“防·助·养”全覆盖的“大心育”架构,护航学生身心发展;探索实施体商素养培育工程,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打造“志愿者”之校,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一系列扎实举措让学校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作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深信院锚定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办学优势,在学生高质量就业、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数量、国家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科研项目立项、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砥砺奋进新征程。深信院将始终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师发展、服务产业进步,面向未来、面向前沿、面向产业、面向国际,努力形成一流人才培养高地、一流产业研发先锋、一流国际合作典范、一流师资队伍引领、一流社会服务担当、一流文化育人模范,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治理能力,加速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意外惊喜】2025年的秋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今日气象部门正式官宣:深圳己经在10月21日正式入秋,比往年提前了整整18天,创下1998年以来最早入秋纪录。当凉风提前拂过梧桐山,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的节奏,从来不由惯例定义。就像这个不期而至的秋天,人生的转折也常常不期而遇。不必等待所谓的“最佳时机”,此刻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未来铺路。那些你默默耕耘的日子,终会像提前抵达的秋凉,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季节从不辜负积蓄的力量,生活也会犒赏认真前行的人。人生不要停留在舒适区,只有不断升级自我,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