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与“过年主理人”一同走进“春节时间”
晶报记者 伍岭
01-30 08:52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过年主理人”,指的是自主定义如何过年的一群年轻人。他们不再被所谓的“传统”束缚,不再听任七大姑八大姨的劝说,也不再在春晚的夜晚摸着麻将……而是决定带着父母在故乡的小城里City Walk,或者操持一桌从大城市餐厅里学来的花式年夜饭,又或者用自己的创意(谐音、图案、卡通、字母组合)写新式春联;再或者,为全家置办带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新中式服装。在社交媒体上能看到各种“过年主理人”的新奇想法,甚至把招待客人的茶点换成了更健康的养生中药零食,用以取代花生、瓜子、酥糖等老几样。哪怕“过年主理人”只是一时兴起,也悄然改变着春节的模样,让固化的思维渐渐有了些活力。

这么多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春节成了一场又一场的人口迁徙,人们疲于奔波,只为这一年到头的回家团聚。春节,更像移动的乡愁,一种心灵的慰藉。可春节到底是什么,过年的意义在哪里,人们似乎渐渐忘却,也不再深思。正如那首诗里写的那样:“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我们又何必将它变成一种习惯呢?

听父辈忆起他们的春节,要比我们这一代更有仪式感。我记得残雪写过这样一句:“还在春节到来之前好久,我就盼年饭了,脑海里头尽是大块的肥肉。”如今之人在春节前又能盼点什么呢?年轻人大概会说,希望盼着大家不要催婚一类的事吧。如果当春节少了点仪式,而只是一个非过不可的节日的话,其实也就失去了中国人传统里对它的盼望。它是那么重要,又那么盛大。它蕴含着亲情的绵长,又承载着对好运的期许,对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的大事。可我们总能听到“年味淡了”这样的感叹,我想“年味”不仅仅是妈妈做的菜,更不单是爆竹声,而应当是国人全身心地回到“春节时间”里。

这“春节时间”不是除夕到正月十五,而是我们在这个时间里对待春节的态度。“过年主理人”是有态度的——先立后破,先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出来,先将创新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带给父母和家人,然后再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过年不能再是一种形式的存在,而应该是有仪式感的生活。过年即生活,正如辞旧迎新也是必经之生活一样,这个过程既有过来人的经验,也应该有现代人的追求。如此,我们的春节才能代代兴旺,传统文化亦能持续发光。

无论是传统与新式,乡村与城市,“过年主理人”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对不同年俗保持理解与兴趣、认知与认同中并行不悖。让我们共同进入“春节时间”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图欣赏: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伍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