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首批驻创工作室启用,14位作家率先入驻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文 通讯员 樟宣/图
01-16 17: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唱起客家山歌,舞起客家麒麟。1月16日,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迎新活动暨官仓首批驻创工作室启用仪式在樟木头镇官仓社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文联、樟木头镇人民政府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东莞市作协协办,是东莞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持续深化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王松、王十月、陈启文、雪漠、魏红花、丁燕、赵勤、刘芬等34名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的“作家村民”相约回“村”,参加首批“作家村”驻创工作室启用仪式,并与官仓社区签订驻创协议。

16日上午9时,在官仓社区三家巷,一排装饰一新的小院喜迎新主人——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的首批驻创作家。首批驻创工作室的启用,这也就意味有首批“作家村民”开始进驻官仓社区。今后,樟木头将以“作家村”为依托面向全国文坛“筑巢引凤”——包括在官仓社区打造驻创空间供作家使用、引入“中国报告文学(东莞)研究创作基地”等文学机构,配套建设客家风情旅游项目,推动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纯客家古镇。按当地风俗,新居“入伙”要有“点灯”、麒麟“参门”等仪式,寓意平安吉祥。活动现场,大家笑意盈盈一起共同见证“作家村民”新居亮灯“入伙”的“樟城范”。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印证,莫过于这些古色古香的房子,青砖黛瓦,弄堂里巷无不见证百年传承。如今,官仓社区将客家古建筑修复活化,重新注入生命力,营造出一种 “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闲适感,每间房的书架上还贴心收藏着相应入驻作家的书。

活动现场,樟木头镇官仓社区与王松、王十月、陈启文、雪漠、魏红花等作家代表签订驻创协议。作家村第一期驻创工作室有王松、王十月、陈启文、雪漠、江子、魏红花、丁燕、王虹虹、莫华杰、陈末、赵勤、王康银、刘芬、王一丁等14位作家入驻。据悉,首批进驻的作家是免租金使用工作室。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本次活动是促进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又一次盛会。”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表示,长期以来,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致力于推动文学创作交流和文艺事业的发展,吸引和服务了一批批知名作家、评论家,带动东莞文学创作生态整体向好。接下来,东莞市文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文学为媒介,以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建设为抓手,持续团结服务好广大文艺工作者,支持各位作家朋友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据了解,去年以来,省市镇合力推动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东莞樟木头镇“中国作家第一村”项目建设发展的工作方案》,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导入活动平台资源,为作家村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樟木头举全镇之力、全力以赴打造作家村实体部落,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规划艺术创作区、休闲文旅区、公共文化展演区、交流共享区等特色区域,推进作家书院、驻创基地、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助力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推动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成为广大文学爱好者们温馨的家园、创作的源泉、心灵的归宿,妙笔生花、佳作迭出。

官仓驻创作家新居围炉话文学,也是活动的重头戏。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第二届“文学论见”活动于当天下午在官仓驻创作家新居举行,主题为“湾区文学·他乡与我城”。话题嘉宾为:王松、陈启文、胡磊、丁燕、陈末、王康银、古申元等作家。大咖云集,续写一场文坛“华山论剑”佳话。

据了解,“作家村”面向全国“招新”,社区内规划了连片驻创空间,整合近百间房屋,以免租、廉租等形式交付作家,用作驻创工作室。于此,作家们可以在文学之路相互扶持——未来将引入“中国报告文学(东莞)研究创作基地” “西部文学和湾区文学创作交流基地”等文学机构,形成一个全国文学资源富集地。

樟木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作家村”为依托,樟木头官仓社区将大力推动文旅项目建设。毗邻三家巷,规划了艺术创作区、休闲文旅区、公共文化展演区、交流共享区等项目。据官仓社区负责人介绍,当地将利用“作家村”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文学创作综合体,大力引进连锁品牌、文创店铺、咖啡馆、酒吧等多种商业形态。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文 通讯员 樟宣/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