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师学语文 | 语文学习就是“修习”
胡立根
01-08 17:27

中学语文学习是智慧学习。知识可以传授,技能可以训练,唯有智慧,需要通过自我体验,不断尝试,通过认知的挑战而“自悟”,或渐悟或顿悟,获得某种理解,获得某种智慧。从这个角度说,语文学习,更应该叫“语文修习”。修习,包括“修”与“习”两个方面。

“修”,包括观察、体验、感悟、思考、审问、发现六种方式

1.观察。学习语文首要的是观察。学读音要观察老师的口型,学写字要观察老师的执笔、笔顺和运笔。写文章必须观察生活。我们总是佩服作家那精妙的描写,比如朱自清描写荷塘月色,那“婷婷的舞女的裙”,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那“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固然是因为作者善于比喻,但更是因为作者先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察人、察事、察自然、察社会,从微观的体察,到宏观的审视,这是语文的必修课。

2. 体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诗人怎么能写出这么精妙的句子?《背影》的描写为什么能让读者感动流泪?因为作者有入心入骨的体验,他就在那个场景中,他被感动过,他曾因此而流泪。读不懂《红楼梦》,有可能是你与大观园的生活有太多隔膜,或者没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如果你能想象月下的沉思,感悟可能会深一层,而如果真正置身于江畔的月下,对月沉思,可能会有更多感悟。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你无法描绘咖啡的香味。俗话说,要知梨子滋味唯有亲口品尝。文学来源于生活,语言理解与世界理解同步。学习语文需要亲身体验。这种体验包括参与活动,投入情景,亲自尝试,自己去读,自己去写,设身处地去想象、去体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3.感悟。有过观察,有过参与,有过体验,但好像读东西还是读不懂,写东西还是写不出,那是因为没有用“心”,没有感触,没被感动,没有所悟。人们常说,诗人有颗敏感的心。诗人之心,感于物而动。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曾经用“感动兴发”来说明这种情形:“兴发感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这种感动可以得之于大自然界的花开叶落的引发,也可得之于人事界的离合悲欢的遭遇。”写诗读诗如此,整个语文学习都如此。语文不是世界的照相机,一定有“心”的过滤。

4.思考。语文学习远不止读读背背,抄抄写写,它最深层的东西是思想,是思考,是思维。语言起于人类的交流,而交流就意味着相互理解,意味着换位思考。读,是理解文字,理解文章,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直至理解人心。这种理解是推理,是思考。写作也是这样,写作学习过程,远不只是写作技巧的学习过程,更应是一个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发展认知、增进思维、提升境界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只有认知发展,思想境界提升,认识水平提高,才可能写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语文老师倡导多读多写,这是对的,但很多同学读了很多,写了不少,水平却不见长,为什么?因为想得太少,思不深入。

5.审问。怎么思考?哲学家是一群最会思考的人,他们的法宝就是追问。《学记》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深思、明辨”,就是强调思考,而思考的首要之点就是“审问”。“审问”就是详细询问。比如遇事问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尤其是高中语文,学习内容没有多少知识障碍,又看不出明显的逻辑性,这很容易导致学习中的自以为是;语文的答案往往又是非客观性的、多元的,人人都可发表“高见”,人人都自以为正确,考试不管会不会都可写满一大篇。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审问、慎思、明辨”。阅读时需要追问,发现文本中的问题,追问作者,与作者展开对话。阅读考试唯有不断追问才可得高分。写作也靠追问,以追问审题,力求精准到位;以追问联想,力求多有发现;以追问开掘,力求丰富深刻;以追问建构,力求言之成理;以追问行文,力求得体入心。

6.发现。阅读是和作者对话,但作者不在现场,怎么和他对话?唯有从文本中发现作者留下的蛛丝马迹,据此去追问作者,然后又据此代替作者回答,就这样自问自答。当然阅读中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发现作品中的亮点,发现价值,发现富有启发的内容。读完一本书,如果没有任何发现,那可能就是白读了。写作更需要发现。一切写作都是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发现的新事物、新特点、新信息、新思想、新情感,发现的问题、现象、异同、原因、规律、方法。发言稿、新闻、报告、论文、散文、诗歌、小说,无不在向读者展示新发现。即使是描写,其精彩也在于你是否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而这特点就是你的“发现”。没有发现,你能向读者展示什么?所以,学语文要培养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

“习”,包括阅读、写作、积累、练习、交流、尝试六点

1.阅读。学语文自然主要是阅读,这个好理解。关键是怎么读。这里有几个问题要明确,首先是必须喜欢读,让阅读成为一种常态。第二是读什么。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已经比较喜欢阅读而且阅读水平相对较高,就要注意多读名著,这样提高比较快。如果阅读兴趣不浓,或者阅读水平一般,不妨先找一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读一读,提高阅读兴趣之后,再逐渐转向名著。第三是大量阅读。当然先要保证将教材扎扎实实读几遍,但仅读教材远远不够。语文学习不像理科的举一反三,而是“反三归一”,即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去悟到一些东西。语文能力主要表现为“语感、文感、美感”,“感”的形成主要靠量的积累。

2.写作。不少同学反映,读了不少书却不见效果。事实上,阅读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往往进入到一种高原状态。怎么走出阅读的高原状态?方法是“写”。这种写,除了老师规定的几篇作文,还可以尝试各种创作,如诗歌、散文、小说。这里尤其要强调与阅读直接相关的写作,如读书笔记、读后感、作品推介、书评、小论文、专题研究报告,甚至包括抄写。

写,对于“读”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逼迫自己去“悟”和“思”。阅读没有效果,很可能是缺少了“思、悟”,进入思悟状态的重要方法就是写。因为,“写”的时候思维必须参与。甚至抄写,也都是逼迫自己思悟的好方法,很多名人喜欢抄书,为的就是边抄边想。二是平时多写,才有更多的机会与作者同频,才会更多地去理解作者,体悟作者的匠心。 三是它会增强你的阅读欲望。当你要写点东西的时候,往往要去查找一些资料,或者回头翻翻已经读过的书,这时可能会觉得自己书读少了,或者读得不认真。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也可以说“书到‘写’时方恨少”。写作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推手!

3.积累。语文是必须积累的。古人特别重视诵读积累,强调将优美的诗文熟读成诵,强调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文心”,形成所谓语感、文感和美感。因为熟读成诵,不知不觉与作者的心灵同化,自己为文为诗,也有了那种文气和韵味。所以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曾国藩曾告诫他的儿子,“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这种积累不仅是诗文名篇、名段、名句的积累,还包括词汇尤其是成语、俗语、典故的积累,包括文史知识、智者哲思、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有我们自己的思想、灵感往往一闪而过、再难寻觅,也需要积累,所以很多大作家、大学者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据说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外出时往往骑着大驴子,背着大书包,在路上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赶紧写下来,放在书包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练习。这里讲的练习,主要不是做题,而是指语文基本功的专项刻意练习。语文是实践性学科,许多技能,必须刻意练习。比如书写、朗读,比如文意、段意的概括,比如遣词造句、描写、抒情、说明的技巧,比如自信流畅的口头表达,比如书写的速度、阅读的速度。一切基本功的形成,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5.交流。语言起于交流,“听说读写”,都是交流,不交流,怎么学语文?当然交流不仅仅是口头的和文字的,更要求心灵的交流。比如阅读与写作,读时作者不在现场,写时读者不在现场,这样,读写实际上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问答。交流会促进你阅读与思考,你不阅读怎么与人交流?你不思考怎么与人交流?主动与人交流是在倒逼自己去阅读,去观察、研究、思考。还有语文的问题往往没有统一结论,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古人叫做“诗无达诂”。阅读具有多元性、创造性,就需要交流分享,听听别人不同的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否则始终只是一种单一理解。加上语文学习很容易自以为是,自己这样思考到底有没有道理,也很需要听听别人的看法。

6.尝试。语文是一个创造性学科,到了高级阶段,创造性因素更在增加,这就需要有意去尝试、去探索一些新的东西。比如阅读,除了一般的理解之外,还有没有新的理解角度?还有没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课堂发言,能不能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说法?比如写作,能不能写出点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或者采用新的形式、手法?当然,你要去尝试新东西、玩出新花样,就要去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多发现。


胡立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库第三批入库专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编辑 郑艳艳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胡立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