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孔庙(资料图)
又到一年升学考试季的冲刺阶段,大陆各地的文庙陆陆续续多了学生宝宝前来敬拜,祈求考试顺利。而在宝岛台湾,文庙仍称为孔庙(或孔子庙),同样是学生祈求学业进步的场所。万世师表,两岸同尊,遍布全台各地的40余座孔子庙是台湾绵延中华文明脉络的见证。今天,记者就带你一起去台湾最有说道的一座孔庙——台南孔庙去看一看。这座孔庙之大有来历,不仅因为其为台湾“最早”,更因为,它是韦小宝的师父陈近南——本名陈永华一手建造的。
“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去趟台南孔庙,你就可以补上这一遗憾啦。他的雕像默默地矗立在孔庙偏殿一角。
陈永华雕像(资料图)
旁边一纸,写着他创建台南孔庙的过程:
台南孔庙兴建缘起
1662年,郑成功父子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陈永华为其重要谋士,受封咨议参军。在他的建议下,于1666年在台南建立了全台第一座孔庙,致力于传播儒学文明,培养人才。在此之前,台湾没有比较正规的文化教育设施,据说连私塾都没有。所以,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在宝岛扎下中华文化的根。
表问我陈永华是不是真收了韦小宝作徒弟,要问问金庸大侠去。在金庸笔下,化名陈近南的陈永华武功盖世,侠义无双。他组织“天地会”,尊化名为“万云龙”的郑成功为龙头大哥,从事反清复明的行动。而历史上的陈永华,虽然也晓得整军经武,却是正宗秀才一枚,被郑成功父子视为“当世之诸葛武侯“。他辅佐郑氏父子经略台湾,发展经济,兴盛文教,对开发台湾居功甚伟,至今仍为台湾人民所感念。不仅在台南孔庙内为其立像,在孔庙附近,还有永华路、永华里与永华宫以志纪念。
陈永华初建的台南孔庙,除了大成殿,就是明伦堂。前者为祭拜孔子的正殿,后者是“太学”所在,是作育人才的地方。台南孔庙自此成为台湾人心目中的最高学府,故有“全台首学”之称。由“太学”辐射开,陈军师还在台湾建立较为完整的分级教育体系,“凡民八岁入学,课以经史文章”,他的计划是:”十年生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三十年真可与中原相甲乙。“反清复明的大业就仰赖这个人才基地啦!
只可叹,人强不过命,陈军师的大梦不能实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子郑经降清,台湾收归中原版图。台南孔庙则继续保持全台最高学府的地位,于康熙二十四年(1885年)改建为“台湾府学”,全台童生皆在此“入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台南孔庙花了三年进行整修,范围包括大成殿、启圣祠,棂星门左右改置文昌阁、土地祠、外设礼门、义路、大成坊及墙垣,规模日盛。
大成坊(资料图)
礼门
三百五十年间,台南孔庙几经战火和地震损毁,又屡毁屡建,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台南孔庙,格局巍峨,是经学者严格考证后,按原有规制修葺,为标准的左学右庙,前殿后阁的三合院,有三进两厢。右庙的第一进为大成门,分别设立了名宦祠和乡贤祠,第二进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第三进是崇圣祠。左学为明伦堂和文昌阁。“全台首学”的牌匾就高悬于大成坊门楼上,而大成殿内悬挂着许多清代皇帝钦赐的御匾,是一大看点,有康熙的“万世师表”、乾隆的“与天地参”、咸丰的“德齐帱载”等。
大成殿
不仅建筑规制一仍其旧,台南孔庙还延续了传统的礼乐释奠文化。设有乐局、书院。乐局习练的是古老雅乐。书院名“以成”,讲授儒学经典。年逾七旬的以成书院总干事方省策先生告诉记者,他家数代执事书院,父祖辈曾亲往曲阜孔庙学习礼乐,并手绘曲阜孔庙礼器图谱带回台南,依例建造。文革后,几被全毁的曲阜孔庙专程派人到台南孔庙复印这份图谱,以作复建参考。
到访台南孔庙的最佳时节,为每年的春秋两祭。春祭在春分日(约每年3月22日前后),秋季在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尤以秋祭更为隆重。你可以见识到依循古制的29道仪程,以“礼、乐、艺、歌、馔”祭奠孔子。相比于台北孔庙的释奠活动偶有加入现代元素,方省策先生说,作为“全台首学”的台南孔庙更坚持古制。
台南孔庙一景(叶摄)
在春秋两祭期间,台南孔庙还会举办一系列与民众互动的活动。诸如开笔礼、谢师礼等等,不妨定好时间到访,亲身体验一下孔庙文化的精神内涵。
台南孔庙导览小贴士:
地点:台南市中西区南门路2号
开放时间:8:00-17:00(清明、端午和中秋不开放)
周边:台南是了解台湾历史人文的必游之地,除孔庙外,还有安平古堡、安平老街、赤嵌楼、大天后宫、台湾文学馆等好看好玩去处,并且,台南美食冠称台湾,走到哪吃到哪的幸福实在不容错过。(注:所附图片除标明资料图外,其余为作者摄)
编辑 莫 娟